flyback的分析和設計
大家最早可能接觸,也是可能接觸最多的電路拓撲應該是flyback.至少我剛剛接觸電源的時候,最先就是flyback.不會設計,連分析也不懂,唯一能做的是模仿(額,難聽點就是抄襲了:( ).這樣子的狀態持續了一段時間后,才開始慢慢的有一些了解.為了讓初學者能更快的上手,少走彎路,于是有了這一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9137.htm為了分析flyback電路,我們從flyback的源頭開始說吧.Flyback是從最基本的三種電路中的buck-boost演變而來的.所以對buck-boost的分析,一定有助于對flyback的分析,而且buck-boost看起來似乎要比flyback簡單,至少它沒有變壓器吧.
為了證明我沒有騙你,下面將要開始來對buck-boost進行演變,最終會演變成flyback.

圖一
圖一 是buck-boost的原型電路. 把電感L繞一個并聯線圈出來,如圖二:

圖二
把L的2個并聯線圈斷開連接,并且改變圈數比,改為:1:n,如圖三:

圖三
把圖三中的二極管沿著所在回路移動,變成陰極朝外的樣子,并且,改變輸出電壓V和接地的位置如圖四:

圖四
把圖四中的Q順著回路移動到變壓器下方,如圖五:

圖五
把圖五的電路,重新整理一下成圖六.^_^,這樣子和你見到的flyback有點像了吧.

圖六
以上說明,我們研究buck-boost的行為特性,對研究flyback的行為特性有很大的幫助.
1. 電路工作在連續狀態(CCM),也就是說電感電流L是連續的,任何時候電感中總存在電流.(電路的另一種工作狀態DCM將在以后的章節中分析)
2. 在一的假設下,電路工作就可以分成2個狀態,狀態1,Q開通,二極管D關斷,這個狀態時間長度為t1, ,Ts為周期,這個狀態記為d,狀態2,Q關斷,二極管D開通,這個狀態記為 ,d' =1-d.
3. 電感L中的電流 紋波和電容C上的電壓紋波相對其直流分流來說都很小.一個好的設計,要求輸出的電壓紋波總是很小,所以,C的紋波小,總是成立的.
4. 所有的損耗都不討論先.即,電路所有原件是理想的.
5. 電路工作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