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基于再生能源系統的高效能電力轉換器設計

        基于再生能源系統的高效能電力轉換器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6-16 來源:網絡 收藏

        1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9005.htm

          全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其副作用——的日趨枯竭。各種,尤其是石化,是最緊缺的能源,加之溫室效應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各國其實早已對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利用產生了相應的考慮,不僅為自己的能源問題擔憂,也為后代的能源問題擔憂,因此,全球已經達成了環境保護和能源的一致認同。

          在部分潔凈能源中所建立的,需要利用市電網路或是使用電池做為備載來源,無法全時提供電能,也就無法彌補其間歇性發電的缺憾。因此,在眾多潔凈能源之中,太陽能便成了最環保和最可持續的發電模式,能有效取代目前石油能源。因此,使用太陽能或燃料電池,作為發電的初始提供者,也就成為國家的能源策略發展重點。

          雖然太陽能電池及燃料電池等新能源的開發,其重要性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而有深刻的了解。但整個發電,除了以能源作為初始外,還必須以有效地利用能源為訴求。如圖1為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示意圖,太陽能電板吸收光能轉換為電能,并將其輸出的直流電壓,經過直流-直流的電力及直流-交流的電力逆變器,轉換為直流及交流電,以供應不同電氣器具及設備使用。因此,電力轉換技術是能源發電系統中,眾多關鍵技術中的一重要環節,需要彼此提升,相輔相成。

          電力轉換技術在過去幾十年,經過研究學者及工程人員的努力,已經成為一相當成熟的技術。但過去電力轉換需求,有很大的比率是以市電整流及功因改善電路后,成為400V直流高壓作電力轉換,或是以電池為原始電力,應用在低功率的應用場合。兩者的電力轉換應用,都因其輸入側為一低電流的規格,半導體或其他元件的導通損耗相對較低,容易處理。反觀,再生能源的發電系統,其提供的輸入電壓為低直流電壓,需要轉換成高輸出的直流或交流電壓,才能在未來完全替代目前石化能源的發電系統,為大多數現行使用的設備使用,提供一穩定的電力。以太陽能電池與燃料電池的電力系統為例,后級的電力轉換需要處理的是變動范圍大的輸入低電壓。假設其產生的電壓為16~24V,若要求的輸出功率為5kW的電力需求,在最低的輸入電壓為16V工作條件下,將有高達300安培以上的輸入電流。只要電力轉換傳輸線上有一毫歐姆的電阻值,就有90瓦以上的損耗,除了造成轉換效率降低外,散熱的處理更是影響空間需求、可靠度及成本的主要因素。處理上述的大電流需求,可以采用單一電力并聯多個半導體開關元件或采用多相式(Multiphase)并聯多個電力等方式,來達成率高功率密度電力轉換需求的目標。因此,電力轉換技術面對此一應用的挑戰,應是如何提升電力轉換技術,讓每一個電力轉換器能更有效率地處理高升壓比、輸入大電流及輸出高電壓等所衍生的技術問題。

          因此,本文提出一新型低輸出電流漣波升壓型電力轉換器(Boost Converter with Ripple Reduction, BCRR)電路架構。基本上,此一電路因其為電流饋入式,得以保留該型電路的優點。同時,又可以改善應用于低壓-高壓的電力轉換器電路,所面臨的高輸入電流及高輸出電壓工作條件下的諸多挑戰,進而可以達成率、高功率密度的目標。本文除介紹此一電力轉換器電路架構工作原理,并進行以16-24V低輸入電壓,200V輸出電壓及320W輸出功率為電氣規格,制作一雛形電路實驗,驗證此一電路架構能改善元件的高承受電壓及電流應力,降低高壓輸出側脈動波形的電流漣波,并提高以太陽能及燃料電池等低電壓為初始電力的發電系統的效率。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宜宾县| 高淳县| 荆门市| 东至县| 涿州市| 南澳县| 乌拉特中旗| 晋宁县| 龙泉市| 旺苍县| 宁陕县| 锦州市| 全南县| 霞浦县| 比如县| 大埔区| 庆阳市| 普洱| 稷山县| 天津市| 抚宁县| 博湖县| 灵寿县| 万山特区| 青海省| 油尖旺区| 雷山县| 永新县| 灵台县| 浪卡子县| 虞城县| 石家庄市| 米易县| 密山市| 临沭县| 册亨县| 沁水县| 广饶县| 南丹县| 简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