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第4講變頻器市場
(1)更適合大容量、高壓的場合。
(2)可產生M 層階梯形輸出電壓,理論上提高電平數可接近純正弦波形,諧波含量很小。
(3)電磁干擾(EMI)問題大大減輕,因為開關器件一次動作的dv/dt 通常只有傳統雙電平的1/(M-1)。
(4)效率高。消除同樣諧波,兩電平采用PWM控制法開關頻率高、損耗大,而多電平逆變器可用較低頻率進行開關動作,開關頻率低、損耗小,效率提高。
除去上面共同的優點之外,這幾種多電平拓撲由于電路特征各有利弊,可根據需要選擇適合的場合使用。
(1)二極管箝位式和電容箝位式由于存在均壓問題,比較適合應用于無功調節,而在有功傳遞,如電動機調速方面控制較難,需要實施額外的算法。
(2)在輸入變壓器成本允許的前提下,串聯型結構以較低耐壓器件實現高壓大容量,由于電平數可以很多,網側和輸出側諧波很低,若采用四象限整流,并與交流傳動領域的應用將很是樂觀。
(3)可實現電壓自平衡的多電平系統不需要大容量的變壓器,結構緊湊,功率因數高,無電磁干擾,損耗低,在多電平逆變器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
高 壓變頻器的未來發展態勢。交流變頻調速技術是強弱電混合,機電一體化的綜合技術,既要處理巨大的電能的轉換(整流、逆變),又要處理信息的收集、變換和傳 輸,因此它必定會分成功率和控制兩大部分。前者要解決與高壓大電流有關的技術問題,后者要解決的是軟硬件控制問題。因此,未來高壓變頻調速技術也將在這兩 方面得到發展,其主要表現為:
(1)高壓變頻器將朝著大功率,小型化,輕型化的方向發展。
(2)高壓變頻器將向著直接器件高壓和多重疊加(器件串聯和單元串聯)兩個方向發展。
(3)更高電壓、更大電流的新型電力半導體器件將應用在高壓變頻器中。
(4)現階段,IGBT、IGCT、SGCT 仍將扮演著主要的角色,SCR、GTO 將會退出變頻器市場。
(5)無速度傳感器的矢量控制,磁通控制和直接轉矩控制等技術的應用將趨于成熟。
(6)全面實現數字化的自動化,參數自設定技術;過程自優化技術;故障自診斷技術。
(7)應用32 位MCU、DSP 及ASIC 等器件,實現變頻器的高精度,多功能控制。
(8)相關配套行業正朝著專業化,規模化發展,社會分工將更加明顯。
更多好文:21ic電源
電抗器相關文章:電抗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