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基于DSP28335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優化設計

        基于DSP28335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優化設計

        作者: 時間:2012-12-20 來源:網絡 收藏

        1.2 基于的控制系統
        本文控制系統以TMS320F28335型DSP為核心,TMS320F28335型數字信號處理器是TI公司推出的一款TMS320C28X系列浮點DSP控制器。與定點DSP相比,28335型DSP在降低成本減小功耗的同時提高了系統的總體性能,增加了外設的集成度以及數據域程序的存儲量使A/D轉換更加精確與快速。TMS320F28335采用高性能的靜態CMOS技術主頻可達150 MHz,同時有多達18路的PWM輸出,12位16通道ADC,可實時快速完成雙向AC/DC變換器的采樣、控制和計算等要求。32位浮點處理單元和哈佛流水線總線結構,能夠快速執行中斷響應,較高的數據處理精度可以使用戶快速編寫控制算法從而縮短了開發周期,降低軟件開發的復雜程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5961.htm

        i.JPG


        基于TMS320F28335DSP的控制系統框圖如圖4所示控制系統包括DSP芯片、輔助電路、檢測電路、PWM控制電路和通信接口電路??刂破魍ㄟ^實時檢測太陽能電池輸出端電壓電流、風機整流后輸出電壓電流、蓄電池端電壓與溫度的變化來實現對整個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監控,并通過PWM控制電路適時調節前級中MOS管的導通時序使太陽能電池和風機發出的不穩定能源變為可供控制管理的能源形式,并實現風機與太陽能最大功率的輸出。基于的風光互補發電控制系統如圖4所示。

        2 系統最大
        由于風機和太陽能電池的功率輸出曲線都具有非線性的特征,而且容易受外界環境和用電負荷的影響。因此,要提高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電能利用率,就需要控制系統不斷的調整風機與太陽能板的功率輸出點,使系統功率輸出始終保持在最大功率點近。實質是對系統功率不斷檢測與調整的過程,通過對特定參數的檢測與調節,使風機和太陽能電池實觀最大功率的輸出。文中采用了改進擾動法的最大策略,其既保留了傳統擾動法硬件電路結構簡單且容易實現的優點同時可以有效的提高跟蹤精度減少系統振蕩。改進擾動法最大功率跟蹤具體的算法思想是將固定步長的跟蹤變為可變步長的跟蹤,通過對太陽能與風機整流后輸出電壓和電流的采集,計算得到此時的輸出功率P(t),然后對輸出電壓施加一個正向的擾動,計算得出施加擾動后的輸出功率P(t+1),然后對輸出功率P(t)、P(t+1)做比較,若P(t+1)>P(t),則說明施加的擾動方向是正確,可以按此擾動方向繼續追蹤最大功率點;若P(t)>P(t+1),則說明施加的擾動方向是錯誤,需要改變擾動的方向。改進擾動法最大功率跟蹤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

        a.JPG


        控制流程圖中d為輸出PWM波形的占空比,△d為占空比擾動量,§為允許的誤差范圍值。通過對施加擾動前后電壓的采集與功率的計算判斷最大功率跟蹤的方向是否正確,然后進行下一次的采集、計算和判斷,如此循環直到找到最大功率點。系統最大功率的跟蹤,就是通過不斷地采集、計算和判斷進行自尋優的一個過程。在開始時采用較大的步長跟蹤,隨著工作點不斷的接近系統最大功率點,則逐漸地減小擾動步長直到跟蹤到系統的最大功率點。采用變步長的擾動跟蹤,可以使系統在較短的時間內追蹤到最大功率點;同時在功率變化較小時采用小步長擾動跟蹤,可以降低系統的穩態誤差保證最大功率跟蹤的跟蹤速度與跟蹤精度。

        3 仿真分析
        本文應用PSCAD電力系統仿真軟件建立了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和光伏電池的仿真模型并構建了基于改進擾動觀察法的小型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最大功率跟蹤的仿真模型,如圖6~8所示。

        b.JPG

        風力發電機相關文章:風力發電機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专栏| 景谷| 库车县| 康保县| 民勤县| 孝昌县| 鞍山市| 天祝| 萝北县| 长沙县| 北川| 闸北区| 射阳县| 利辛县| 永吉县| 安泽县| 英吉沙县| 辽宁省| 廊坊市| 普安县| 惠东县| 文水县| 岐山县| 庐江县| 且末县| 宜章县| 宝坻区| 镇远县| 房山区| 阳谷县| 阿拉善右旗| 偃师市| 越西县| 邯郸县| 陈巴尔虎旗| 碌曲县| 洪洞县| 唐海县| 河北区|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