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TMS320F240片內PWM實現D/A擴展功能

        TMS320F240片內PWM實現D/A擴展功能

        作者: 時間:2004-12-06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根據芯片的結構特點,提出一種新穎的基于輸出,轉換的設計方法;詳細討論該設計的理論基礎和具體的軟、硬件;分析實驗結果,并給出具體的應用實例。該設計方案簡單易行,性價比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關鍵詞:數字信號處理器 轉換

        TMS320F240(簡稱F240) 作為一種高速、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微控制器,非常強大。美中不足的是,F240芯片本身雖然集成了眾多滿足數字控制系統所需的先進外圍設備,包括A/D轉換等,卻唯獨沒有集成轉換功能,因此,在TMS320F240芯片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為其增加 D/A轉換接口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提出的基于F240芯片輸出的D/A轉換功能設計,是一種對F240的D/A轉換設計。通過F240的PWM輸出,再加上簡單的外圍電路及對應的軟件設計,對PWM的信號處理,得到穩定、精確的模擬量輸出。                  

        1 原理及誤差分析

        1.1 基本原理

          F240芯片提供的PWM輸出,是一種周期和占空比均可變、幅值為5 V的脈寬調制信號。實現PWM信號到D/A轉換輸出的理想方法是:采用模擬低通濾波器濾掉PWM輸出的高頻部分,保留低頻的直流分量,即可得到對應的D/A輸出,如(圖1)所示。低通濾波器的帶寬決定了D/A輸出的帶寬范圍。

          為了對PWM信號的頻譜進行分析,以下提供了一個設計濾波器的理論基礎。傅里葉變換理論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周期為T的連續信號f(t),都可以表達為頻率是基頻的整數倍的正、余弦諧波分量之和。它是以時間軸原點為對稱點的、單極性的PWM信號,表達式為

          其中,f=1/T為基頻,式中An、 Bn為各自獨立的傅里葉系數:

          由于f(t)是一個關于原點對稱的偶函數,因此Bn項為0,只需計算An項即可。只要扣除直流分量A0,由f(t)=-f(t+T/2),An的偶系數也將為0,因此,對占空比為k、幅值為5 V的PWM信號有:

        A0=5k

        Bn=0

          由式(5)可知,直流分量A0就是所需要的 D/A輸出,只要改變PWM信號的占空比k,就能得到電壓范圍為0~5 V的D/A轉換輸出;An代表PWM信號的高頻直流分量,頻率為PWM信號基頻的整數倍。因此,對于基頻為10 kHz的PWM信號,一個理想的剪切頻率≤10 kHz的濾波器即可完全濾掉PWM信號的高頻諧波分量An,得到低頻的直流分量A0,從而實現PWM信號到D/A輸出的轉換。

        1.2 誤差分析

          D/A轉換輸出的電壓信號有一個紋波疊加在直流分量上。這是D/A轉換誤差的來源之一。影響D/A轉換誤差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取決于PWM信號的基頻。對于時鐘頻率為20 MHz的F240芯片,產生一個20 kHz的PWM信號,意味著每產生一個周期的PWM信號,要計數1000個時鐘。即所得的直流分量的最小輸出為1個時鐘產生的PWM信號,等于5 mV(5 V1/1000),剛好小于10位的D/A轉換器的最小輸出4.8 mV(5 V/1024)。因此,理想情況下,PWM信號的頻率越低,所得的直流分量就越小,D/A轉換的分辨率也就相應的越高。如果將PWM信號的頻率從20 kHz降到10 kHz,則直流分量輸出的最小輸出為2.5 mV(5 V/2000),接近于11位的分辨率。但是,隨著PWM信號基頻的減小,諧波分量的頻率也隨之降低,就會有更多的諧波通過相同帶寬的低通濾波器,造成輸出的直流分量的紋波更大,導致D/A轉換的分辨率降低。所以,單純降低PWM信號的頻率不能獲得較高的分辨率。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基于DSP芯片PWM輸出的D/A轉換輸出的誤差,取決于通過低通濾波器的高頻分量所產生的紋波和由PWM信號的頻率決定的最小輸出電壓這兩個方面。所以要獲得最佳的D/A分辨率,在選取PWM信號的頻率時不能太小,要適當地折衷,選取一個最合適的值。如表1所列,通過Matlab仿真,可以得到最佳D/A分辨率下的PWM信號頻率。

        表1 不同設計參數下F240芯片PWM輸出實現D/A轉換的分辨率

        低通濾波器階數傳遞函數-3dB帶寬/HzPWM頻率f/kHz紋波Vpp/VPWM頻率決定的分辨率D/A轉換的分辨率/位
        一階1/(RCs+1)1000100.782.52.7
        200.395.03.7
        二階ω2n/(s2+2ξωns+ω2n)1000100.0622.56.3
        200.0165.07.9
        三階1/(a3s3+a2s2+a1s+a0)1000100.00642.59.1
        200.000815.09.7

        2 硬件設計

          一般來說,F240的PWM輸出要通過具有一階阻容濾波及光電隔離功能的I/O接口板后,方可與實際控制對象連接。為了獲得高精度的D/A輸出,在濾波之前應先通過緩沖器,整體設計框圖如圖2所示。

          濾波器的運算放大器選用OP07。它溫漂小、阻抗低、吸收電流大、精度高。考慮到實際情況,設計模擬低通濾波器的階數一般不超過三階,否則會增大系統的復雜性,增加系統的成本。下面主要介紹有源低通濾波器的參數設計。

        2.1 二階Butterworth低通濾波器

          圖3(a)所示,是二階Butterworth低通濾波器(最平幅值濾波器)的一種實現電路,其傳遞函數為

          在-3 dB帶寬為1000 kHz的條件下:



          A0=1

          由于考慮到不可能找到與所計算的R、C值完全一致的電阻、電容值,而只能選取與實際的電阻、電容值最接近的值,故求解得到:

          C1 = 0.1 μF, C2=0.01 μF

          R1=22 kΩ,  R2=1 kΩ (7)

          在這些參數下,實際的帶寬是1074 Hz,Q值為0.645,與理想的二階Butterworth低通濾波器有一定的誤差。

        2.2 三階低通濾波器

          圖3(b)所示為三階低通濾波器的一種實現電路,其傳遞函數為

        Vo/Vi=1/(a3s3+a2s2+a1s+a0) (8)

        其中, a0=1+R1/R4

           a1=R1(C1+C2)+(R2+R3)C2+R1C2(R2+R3)/R4

           a2=R3C2C3(R1+R2)+R2R3C2C3+R1R2R3C2C3/R4

           a3=R1R2R3C1C2C3

          在-3 dB帶寬為1000 kHz的條件下,求解得到:

          R1=1.6 kΩ,R2=2.4 kΩ,R3=7.5 kΩ,R4=∞,C1=0.1μF,C2=0.01μF,C3=0.047μF (9)

          R4決定濾波器直流分量的增益,選取R4=∞(即不安裝R4),則D/A輸出增益為1;要想改變帶寬大小,只須保持R4和電容值不變,改變其它電阻的阻值即可。

        圖3 低通濾波器電路

        3 軟件程序設計和實驗結果

          利用TMS320F240配套的EVM(Evaluation Module)板作為DSP的實驗平臺,給定一模擬電壓作為F240的A/D輸入,將A/D轉換的值作為產生PWM波形的DSP定時器中比較寄存器的值;通過中斷,不斷獲取最新的A/D轉換值,改變PWM波形的占空比,得到對應幅值的PWM波形,再將所得的20 kHz的PWM信號輸入給濾波器,用數字示波器觀察濾波器的D/A輸出,以評價這種D/A轉換方法的實際效果。

        3.1 通過D/A轉換產生對應幅值PWM波形的DSP程序

          基于DSP功能模塊化的特點,其匯編程序的編制主要分三個步驟:① 初始化設置時鐘源模塊,得到所需的CPUCLK和SYSCLK; ② 設置事件管理模塊,初始化定時器和A/D轉換操作; ③ 編寫定時中斷服務子程序,即可完成從A/D轉換產生對應幅值的PWM波形輸出。部分程序代碼如下:

        ;設置 PLL模塊

          LDP #224;

          SPLK #0000000001000001b,CKCR0

             ;SYSCLK=CPUCLK/2

          SPLK #0000000010111011b,CKCR1

             ;CLKIN(OSC)=10MHz, CPUCLK=20MHz

          SPLK #0000000011000011b,CKCR0

             ;使能鎖相環(PLL)操作

          SPLK #0100000011000000b,SYSCR

             ;CLKOUT=CPUCLK

          ;設置EV 管理器

          LDP #232;

          SPLK #0,T1CMPR ;初始化定時比較寄存器

          SPLK #0000000001010101b,GPTCON

             ;通用定時器的PWM輸出為低有效

          SPLK #1000,T1PR ;設置PWM波形的周期為20 kHz

          SPLK #0000h,T1CNT ;初始化計數寄存器

          SPLK #0001000000001010b,T1CON

             ;設置連續增計數方式,使能比較操作

          SPLK #0000000010000000b,EVIMRA

             ;清除定時器1比較中斷屏蔽位

          LDP #224

          SPLK #1000110100000010b,ADCTRL1

             ;設置A/D連續轉換模式,選擇通道CH0

          SPLK #0000000000000101b,ADCTRL2

             ;設置A/D轉換輸入時鐘預定標因子為16

          LDP #232

          SBIT1 T1CON,B6_MSK ;使能定時器1中斷啟動位

          LDP #224

          SBIT1 ADCTRL1,B0_MSK;使能A/D轉換啟動位

          CLRC INTM;

          END B END ;等待定時器1中斷的產生

          ;產生PWM 波形ISR

        Change_CMPR:

          LDP #224 ;定時器1比較中斷服務子程序

          LACC ADCTRL1;

          SACL ADCTRL1 ;清除A/D轉換中斷標志位

          LACC ADCFIFO1;讀取最新的A/D轉換值

          RPT #5;

          SFR ;把存于結果寄存器的高10位的A/D

          ;轉換值移至ACC的低十位

          LDP #232;

          SACL T1CMPR ;將A/D轉換值存于定時比較寄存器

          LACC EVIFRA;

          SACL EVIFRA ; 清除定時器中斷標志

          CLRC INTM ;開中斷

          RET ;中斷返回

        3.2 PWM輸出實現D/A轉換功能的實驗結果

          如圖4所示,是在給定一恒定的3.5 V模擬電壓作為F240的A/D輸入的情況下,所得的PWM輸出實現D/A轉換的波形圖。

          波形1為不通過低通濾波器的原始PWM信號。

          波形2為PWM信號通過一階低通模擬低通濾波器后的D/A輸出波形,濾波器參數為R=1 kΩ,C=0.1μF,帶寬為1592 Hz。可以看出,一階下的D/A輸出為一鋸齒波,可用性很差。

          波形3為PWM信號通過二階Butterworth低通模擬濾波器后的D/A輸出波形,濾波器參數按照式(7)選取。可以看出,二階下的D/A輸出平均值接近3.5 V,只是尖峰毛刺比較大,有一定的可用性。

          波形4為PWM信號通過三階低通模擬濾波器后的D/A輸出波形,濾波器參數按照式(9)選取。可以看出,三階下的D/A輸出毛刺很小,D/A轉換的分辨率約為9.2位, 非常接近于理想的D/A輸出,可用性強。

          實驗結果表明,DSP的PWM信號經過三階低通模擬濾波器后,得到的D/A轉換輸出帶寬較大,在1000 Hz左右;分辨率較高,約為9.5位,可以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pwm相關文章:pwm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益县| 玉田县| 邢台县| 尉氏县| 洪江市| 岗巴县| 海城市| 琼海市| 阿坝| 大宁县| 安图县| 皋兰县| 祥云县| 乌鲁木齐县| 溆浦县| 天全县| 五华县| 铜鼓县| 信阳市| 平舆县| 讷河市| 湘西| 田阳县| 顺昌县| 龙井市| 灵武市| 那曲县| 泗洪县| 本溪| 余庆县| 汝阳县| 庆阳市| 莲花县| 汶川县| 弋阳县| 安岳县| 澄城县| 时尚| 秦皇岛市| 舞钢市|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