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單片機ATmega16的CCD驅動電路的設計
3.2 實驗結果
用示波器測量圖4所示電路產生的SH和ICG波形如圖5所示。通道1為SH波形,通道2為ICG波形,SH的高電平相對于ICG的低電平有一定的延時且寬度較窄。圖6為ICG和ФM的波形圖,通道1為ICG波形,圖中顯示出了上升沿部分,通道2為ФM波形。CCD的輸出信號波形和ICG如圖7所示,通道1為ICG波形,通道2為CCD波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3173.htm
基于單片機ATmega16的CTC模式和相位與頻率修正的PWM工作模式,設計了CCD時序驅動電路,結構簡單,調試方便。另外兩種工作模式只使用了單片機很少一部分資源,后續的CCD信號處理部分(模數轉換、數據存儲等)可以充分利用單片機的現有資源。
參考文獻
[1] 王慶有,王晉疆,張存林,等. 光電技術[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2] 許秀貞,李自田. 基于CPLD的可選輸出CCD驅動時序設計[J]. 光子學報,2004,33(12):1504-1507.
[3] 冉曉強,汶德勝. 基于CPLD的空間面陣CCD相機驅動時序發生器的設計與硬件實現[J]. 光子學報,2007,36(2):364-367.
[4] 谷林,胡曉東,羅長州. 基于CPLD的線陣CCD光積分時間的自適應調節[J]. 光子學報,2003,31(12):1533-1537.
[5] 周建康,陳新華,周望,等.積分時間可調的CCD相機驅動時序設計與實現[J]. 光子學報,2008,37(11):2300-230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