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高端MCU市場競爭激烈,ARM不懈怠

        高端MCU市場競爭激烈,ARM不懈怠

        作者: 時間:2011-11-25 來源:網絡 收藏

        近幾年基于架構的處理器在移動設備額已經超過90%。在服務器,微軟早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宣布,將在下一版Windows(8)操作系統中支持微處理器(以前Windows幾乎一直是x86的獨家操作系統)。勢力的擴張已讓世人矚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2408.htm

        ARM的節節勝利,崛起于各家授權公司的創新和

        繼飛思卡爾、NXP分別在去年8月、11月推出基于ARM Cortex-M4內核的微控制器產品之后,ST、TI在今年9月也相繼發布相應產品,加劇了32位局勢。當意法半導體(ST)微控制器市場部經理曹錦東在“!2011”大會上高調以“最高性能”定義了ST基于Cortex-M4內核的系列產品STM32 F4(它高達168MHz的主頻,高速運行時可達到210DMIPS的處理能力,以及在此主頻工作下的CoreMark基準測試功耗為38.6mA)。而且透露:全球沒每交付兩個Cortex -M系列微控制器,就有一個是STM32。

        對此,德州儀器(TI)表現淡然。TI Stellaris ARM Cortex-M微控制器平臺業務部總經理Jean Anne Booth說,TI絕非不能設計出全球性能最佳的微處理器產品。但從TI走訪大量客戶獲得的反饋卻顯示,80MHz主頻反而是性價比最好的一個平衡點。她進一步解釋稱,80MHz并帶有帶浮點運算功能,這已經要比現在的M3產品性能高很多;其次,價格和功耗問題也需要客戶“三思而后行”。

        飛思卡爾似乎更樂意正面迎戰,雖然在Cortex-M3市場錯失了時機,Cortex-M4初期又遭到了STM32 F4的阻擊。如果你對飛思卡爾 Cortex-M4路上是否能夠博得先機還存在疑慮的話,那么,飛思卡爾基于ARM Cortex-M4的Kinetis系列就是值得期待的秘密武器了。

        其實早在2010年8月,飛思卡爾就發布了基于Cortex-M4的 Kinetis系列產品。“飛思卡爾Kinetis系列產品是業界首款基于ARM Cortex-M4的MCU” 飛思卡爾資深全球產品經理陳麗華在演講中表示。它是一個包含200多個不同特性的可相互兼容和擴展的芯片組。K50微控制器系列為連續監測提供多種連接選項,并為便攜式醫療設備、儀器儀表和工業測試和測量設備等應用領域的可靠模擬信號處理提供集成測量引擎。Kinetis K50系列已納入飛思卡爾產品長期供貨計劃,保證至少15年的穩定供應。

        Kinetis X系列才是STM32 F4真正的對手

        這還不算什么,飛思卡爾明年將要推出新的Kinetis X系列才是真正的殺手锏。

        曹錦東表示,MCU市場一直以來就是一個你超我趕的過程。接著他給《電子系統設計》介紹:新的Kinetis X系列使用與其他Kinetis器件相同的ARM Cortex-M4內核(支持DSP和浮點指令),但是其操作頻率卻可以達到200MHz,成為Cortex-M類別中速度最快的MCU。

        Kinetis X系列的內部內存包括1-4 MB的閃存和0.5 MB的SPAM,同時提供多種片外內存選項,從而實現了更大的擴展空間。此外,X系列提供了一套高級的連接、安全性和HMI外設,并且全部配備了由飛思卡爾提供的軟件支持。同時提供處理性能、特性集成和廣泛的支持,這種強大的組合使Kinetis X系列適用于各種廣泛的應用。并將在2012年向精選客戶推出Kinetis X系列的早期樣品和開發工具。

        且不去預測這場戰役將會何去何從,至少在技術層面上,Kinetis X系列可以推動ARM Cortex-M4內核向前邁出不小的一步。

        我們再折回來談論一個問題:為什么需要高主頻、高性能的MCU?無非是為了更復雜的應用,更快的實時響應要求,其實也就是為了滿足日益創新的需要。當然這里還有個技術制高點的搶奪過程。但是一味地玩高主頻未必是這場戰役的目的,畢竟外圍設計需要考慮的綜合因素很多很多。

        x86陣營在猛攻

        眾多廠商圍繞在ARM的旗幟下進行創新,甚至連微軟也向ARM拋出橄欖枝。但這也不能夠阻止其它廠商的進攻(或者說保衛戰)。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已經很紳士地表示,不介意Windows8支持ARM架構。但轉過頭,英特爾利用其22納米制程技術已經生產出基于3-D tri-gate晶體管的x86微處理器。這些微處理器的功耗將不到采用32納米制程和傳統平面晶體管的器件的一半,性能卻毫不遜色。英特爾的Tri-Gate技術已可批量生產,這是重大的技術成就。應該使英特爾比對手具有兩到三年的制造優勢。這是對擊退ARM芯片可能向PC領域發起的一次較為猛烈的進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祁连县| 扎囊县| 云南省| 保靖县| 长泰县| 定结县| 嘉善县| 大竹县| 安丘市| 额敏县| 静乐县| 宝山区| 乐陵市| 张家界市| 新田县| 汉源县| 德江县| 苍梧县| 晋江市| 泉州市| 竹北市| 兴和县| 仁怀市| 长岛县| 育儿| 潢川县| 博客| 镇平县| 张家口市| 乐至县| 余江县| 广南县| 淮安市| 怀柔区| 镇赉县| 鄢陵县| 石屏县| 沛县| 阿拉善右旗| 饶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