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美研發世界首臺碳納米晶體管計算機

        美研發世界首臺碳納米晶體管計算機

        作者: 時間:2013-09-27 來源:搜狐IT 收藏

          英國學術雜志《自然》報道,斯坦福大學研發人員開發出了全球首臺基于技術的計算機,并已經成功測試運行,這表明人類未來在開發新型電腦設備時有望擺脫對硅晶體技術的依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0421.htm

          斯坦福大學項目研究小組出版論文聯合作者MaxShulaker說:“這是人類利用管生產的最復雜的電子設備。關于納米技術有非常多極具創意的應用,但人們從未想過該技術能夠以如此實際、實用的方式被利用。”

          MaxShulaker團隊研發的首臺納米電腦僅采用了178個,不過該設備只能運行支持計數和排列等簡單功能的操作系統。

          據了解,管在1991年被日本NEC公司的飯島博士發現,作為一維納米材料,碳納米管具有重量輕,六邊形結構連接完美的特點,并且擁有許多異常的力學、電學和化學性能。

          MaxShulaker表示:“與傳統相比,碳納米管體積更小,傳導性也更強,并且能夠支持快速開關,因此其性能和能耗表現也遠遠好于傳統硅材料。”

          眾所周知,晶體管是現代電子設備的關鍵組件,一個芯片可以包括幾十個億晶體管。但新型的碳納米管更小,用它來替代硅可以制造更小的、更快的、更節能的晶體管。碳納米管的直徑可以小到1納米,而人類的DNA直徑一般是2.5納米。

          不過,由于碳納米管的制造工藝復雜,對環境要求十分嚴格,因此良品率一直是困擾研究者的頭等難題。不過現在研究者已經改變了方向,他們采用避其鋒芒的方法,不再執著地追求無缺陷的碳納米管批次,而是專注于設計可以對缺陷免疫的電腦電路。采用更好的算法,研究者對電路進行排列,就算少數納米管出現問題,電腦仍然可以運行。

          總結而言,首臺碳納米電腦有178個晶體管,每個包括10-200個碳納米管。設備的大小只有6.5平方毫米,也就是說可以在一個美元硬幣中放40個。如果采用產業化工廠制造碳納米管,而不是實驗室,它可以制造出更小、更快、更強大的電腦。



        關鍵詞: 碳納米 晶體管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湘市| 宜宾市| 永昌县| 东乡县| 牡丹江市| 夏津县| 库车县| 嫩江县| 泰安市| 桃园市| 象山县| 衡阳县| 万盛区| 白银市| 镇安县| 四子王旗| 开江县| 贺州市| 湖北省| 南岸区| 临沂市| 赞皇县| 习水县| 革吉县| 庆云县| 德令哈市| 邵东县| 尼勒克县| 衡南县| 台北市| 建湖县| 陆川县| 马边| 肥西县| 封丘县| 奉节县| 千阳县| 山丹县| 承德市| 循化|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