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F的L放電原理及應用分析
有一種為多數人所接收的觀點,認為高頻電場由外電極通過玻壁電容引入EEFL放電空間,直接作用于放電的等離子區而產生與維持穩定的高頻無極放電。我們現在不談前述的理論對這種觀點的否定,而是從反證的角度來加以分析。如果只要引入高頻電場就可以無需電極作用而能夠維持穩定的放電,那么與EEFL放電條件相同的CCFL由電極直接將高頻電場引入放電空間又為什么必須依靠電極過程才能維持穩定的放電呢?如果電極過程真是無關緊要,那么CCFL的電極過程為什么會集中那么多的功率,對放電性能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呢?
為了考察EEFL內壁電極是否存在,我們可以通過觀察EEFL外電極對應的內壁表面是否存在陰極位降區來判斷,將拍得的實物照片示于圖3。從圖3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等離子區玻璃內壁的發光與外電極對應的玻璃內壁的發光是大不一樣的。等離子區對應的內壁表面不發紅光,而外電極對應的內壁表面卻與CCFL電極表面相類似地發紅光。原因很清楚,熒光燈的等離子區電子能量較低,不能引起氖原子激發,只有在陰極位降區電子被加速成高能電子才可以使氖原子激發后返回躍遷時發紅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7487.htm
圖3 觀察EEFL玻璃內壁發光的照片
另外,我們對壽命試驗數千小時后的EEFL燈管進行解剖,等離子區對應的玻璃內壁表面狀況變化不大,而外電極對應的玻璃內壁則嚴重發黑,這顯然是正離子轟擊陰極帶來的后果。
最后,我們對比性地測出相同結構(相同的玻璃、相同的直徑、相同的生產工藝)的CCFL與EEFL的輸出光通量與輸出功率之間的光效曲線,發現它們的形狀與數據都相當接近,這也說明EEFL與CCFL中產生的是相同類型的放電,不存在放電原理的重大差異。在此不再詳述。
上述有關EEFL放電原理的分析可能有重要的實際意義,那就是提高EEFL的性能,應該十分關注作為內電極的燈管兩端內壁的表面狀態,采用什么樣的工藝、材料甚至增加某種涂層,有可能顯著地提高EEFL的性能與壽命。
三、EEFL的應用前景
EEFL作為廣告、照片、圖片的超薄燈箱以及平板電視中液晶彩色電視的背光源,尤其是大屏幕的液晶彩電的直射式背光源十分被看好,只要性能可靠就很可能會被許多用戶列為首選產品,原因就是前面提到過的它可以直接并聯使用的獨到優點,還有就是它較低的生產成本所帶來的較低的價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