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I的嵌入式體驗質量監控技術
確保 QoE: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體驗質量?哪些薄弱環節需要加強?如何提高體驗質量?
高級體驗質量將決定電信級互聯網視頻能否得到廣泛推廣?;ヂ摼W視頻的體驗質量包羅萬象,比如最后一英里的 IP 數據包交付保證解決方案;確保配置前達到服務級別協議 (SLA) 的智能策略管理等。此外,我們還要實時監控網絡中的視頻,以確保符合質量要求。上述方案相互關聯,但當今的監控技術比較落后、速度慢、成本高。本文將探討上述問題,并介紹如何優化、嵌入互聯網視頻質量監控技術,并降低其成本。
互聯網視頻的發展方式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流行互聯網視頻內容不斷豐富,消費者對視頻內容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逐步從 YouTube® 家庭視頻轉向能播放自己喜歡的情景喜劇的互聯網視頻流。隨著針對互聯網視頻流應用專門開發的編程技術的推出,更高質量的互聯網視頻交付解決方案倍受歡迎。為確保客戶滿意度,并通過特色化產品和服務盈利,網絡供應商正在構建互聯網視頻服務感知型網絡。服務感知型網絡是在網絡基礎架構中部署了智能配置、交付保證以及互聯網視頻質量監控等功能的網絡,可將故障隔離起來,并自動采取糾錯措施。服務供應商在上述三項功能的基礎上,可以創建支持端對端體驗質量 (QoE) 的網絡。
當前的技術
用以滿足互聯網視頻質量保證要求的不同技術均屬于通用術語 QoE 范疇。最常見的技術就是智能配置平臺和 IP 數據包交付保證機制。此外,互聯網視頻流質量監控對故障隔離和自動糾錯措施也極為重要。就目前的互聯網視頻監控技術來說,還不能實現低成本交付保證。
圖 1:IPTV 業務網絡
智能配置技術使用 Multicast CAC1 和 RSVP2等協議。(如果現有設備不能滿足上述協議要求的話,可以考慮采用專用設備。)上述協議旨在確保網絡基礎架構能在添加更多流量之前解決帶寬問題。請求/保留策略還允許網絡管理員監控網絡容量,避免超額認購造成服務拒絕問題。一般說來,這種解決方案需要傳輸網絡、編碼器/內容服務器功能,以及寬帶接入/無線接入網絡共同發揮作用。盡管這種方法會在初始流量設置階段檢查帶寬的可用性,但這些協議一般都不會涉及終端設備。在內容交付期間,不能控制資源,因此也不能確保互聯網視頻的質量。
另一種 QoE 工具是最后一英里的 IP 數據包交付保證機制,這種機制涉及的協議包括丟失數據包重傳方案等,這對確保最后一英里的數據包交付非常有效。重傳延遲必須足夠低,這樣才能確保重傳數據包能在終端用戶設備需要該數據包之前抵達。正由于此,這種技術通常用于 DSLAM 設備或移動基站的業務邊緣設備上。不過,數據包丟失如果發生在最后一英里傳輸之前,那么上述技術將不能檢測到數據包丟失問題,也就不能采取糾錯措施了。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