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IP網絡視頻監控技術的十大誤解
可遠程訪問:用戶可以通過有線或者無線網絡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安全的訪問和控制所有的視頻信息,無論是實時的視頻流還是已經錄制下來的錄像數據。
智能型攝像機:網絡攝像機內置了一系列智能化功能,包括動態偵測、事件處理、傳感器輸入、繼電器輸出、時間和日期等等,這些功能使攝像機可以根據監控要求智能的作出決策,從而可以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報警信息發送到正確的接收者,并可以按照指定的幀速度和分辯率在指定的時間將視頻信息發送給指定的用戶。
更低的系統建設成本:實事證明,IP監控系統對于很多視頻監視工程來講都是一個成本更低的選擇。IP監控解決方案可以采用開放的、標準化的網絡、服務器和存儲設備,這使得用戶可以從更多的供應商之間作出性價比更高的選擇,而大多數DVR解決方案則使用戶受制于單一的或少數幾個供應商。除了在上述硬件選擇方面的因素之外,IP監控系統還具備更低的安裝和維護成本以及更高的性能優勢,這一切都清晰的表明IP監控系統將為用戶節省可觀的建設開支。
由此可以看出,DVR并非如同大多數人所想象的那樣是一個最終的解決方案,而只是CCTV技術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之一。經過市場的進一步仔細評估,不難發現DVR實際上代表了那些已經過時的、“黑盒子”式的解決方案,而IP監控則很快被證明是優于DVR的一種更新、更具有優勢的技術。實事上,IP監控系統與DVR之間存在為數眾多的差異,而目前的市場才剛剛意識到這一點。
誤解#2:IP技術是一項不成熟的技術。如果它更具優勢的話,為什么安防解決方案供應商沒能實現更多相關的銷售額?
實事:這一誤解所觸及的問題,在更大的程度上是與當前安防市場的結構和購買習慣相關,而并非與IP監控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相關。
IP監控是一項相對較新的技術,而很多現有的、實力強大的安防企業都擁有一套與之直接競爭的DVR解決方案,他們希望對自己已有的面向DVR的解決方案進行保護是很自然的事情。此外,對于任何一種新技術和新思維來講,為了替代原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都必須首先在集成商、行業咨詢機構以及其他對相關行業有影響力的機構之間構建相關的知識背景和必要的基礎設施,這些準備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相信很少有人會記得在打字機盛行的時代,我們曾經認為這種機器對于我們進行文字處理工作已經完全足夠,根本不需要那些精靈古怪的文字處理軟件。時間太久了?那么請再想一想那些古老的卡帶式錄像機(VCR),您是否是在考察了很久才把它換成現在廣為流行的DVD播放器?甚至您至今還在使用它?顯而易見,新老技術的交替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的。
誤解背后的真相是,采用IP監控技術的工程項目數量在飛速增長,涉足IP監控的系統集成商和分銷商數量也在日益增多。要不了多久,安防市場就會真正意識到IP監控技術的優越性,此后IP監控系統必將迅速的推廣采用,同時也會有更多的基礎設施對其進行有力的支持。
如果您認為這些實事還不是很有說服力,那么讓我們再來看看一些業界的巨人對待IP監控的態度吧:IBM已經進入了網絡化安防市場,Cisco和Proxim也正在全力以赴的對IP視頻監控市場進行引導和教育。至此,相信我們不再需要更多的論據了。
誤解#3:IP監控解決方案無法滿足企業級安防應用的實際要求。
實事:系統的規模越大,所需要的性能越高,IP監控解決方案的競爭優勢就越強。
前文所總結的IP監控系統的優勢當中,可擴展性是所有高端用戶公認最突出的優點之一。包含200到300多臺攝像機的系統對于Axis來講是一些很常見的工程項目,有些系統甚至包含數以千計的網絡攝像機。在這些系統中,有些是用于一些對安全程度要求非常高的應用場所,如國際機場和監獄等等。因此這一誤解很容易被澄清:實事證明IP監控系統完全能夠勝任企業級安防應用。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大型的政府和機場視頻監視應用系統指定將IP監控解決方案作為首選方案,而這一現象在一兩年前從來沒有出現過。
誤解#4:網絡化的視頻圖像質量沒有模擬圖像質量好。
實事:高性能的網絡攝像機采用了與高端模擬攝像機相同質量圖像傳感器(CCD)和光學部件。此外,通過采用視頻服務器還可以將專業的模擬攝像機或已經安裝的模擬攝像機方便的集成到IP監控系統當中。在比較網絡攝像機和模擬攝像機時,一定要注意這里所說的網絡攝像機是指的那些用于視頻監控的專業級產品,而不是那些用于視頻聊天的低端攝像頭,那些攝像頭與功能完備的網絡攝像機是無法相提并論的。
不久的將來,網絡攝像機和IP監控技術將會普遍支持百萬象素的分辨率,從而可以提供超級的圖像質量。而模擬攝像機永遠都會受制于NTSC/PAL標準,從而使其最高分辨率被限制在40萬象素左右。
誤解#5:網絡攝像機比模擬攝像機成本高,從而使IP監控系統的建設成本顯得十分昂貴。
實事:網絡攝像機的價格的確比性能相當的模擬攝像機價格高,這是由于它集成了比模擬攝像機更多的高級功能特性,如信息數字化、圖像壓縮以及其他的智能特性等。如果對系統的硬件總體成本(包括攝像機、線纜以及錄像存儲等)進行分析,你會發現IP監控系統的硬件成本通常與基于DVR的監控系統硬件成本相當,再考慮到系統安裝成本,那么IP監控系統的優勢就顯而易見了,因為搭建基于IP的基礎構架所花費的成本要比搭建基于同軸電纜的基礎構架少很多。此外,如果需要進行PTZ控制,模擬系統還必須進行額外的控制線路搭建,而IP監控系統則無此額外的支出。以太網供電(PoE,PoweroverEthernet)技術是IP監控系統所具備的另外一個能夠有效節省建設成本的優勢,該技術使網絡攝像機可以通過同一根網線同時接收工作電力和數據,從而使用戶可以節省下專門用于設備供電所需的布線成本,并可以與不間斷電源(UPS)配合使用,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誤解#6:如果已經安裝了大量的模擬攝像機,用戶就無法再采用IP監控技術,而只能使用DVR。
實事:或許DVR供應商非常希望用戶相信這一點,但是視頻服務器(VideoServer)技術則能夠對這一誤解進行有力的回擊。領先的IP監控供應商能夠為用戶提供成熟的視頻服務器產品,并且其成本也在合理的范圍之內。視頻服務器能夠將模擬視頻信號轉化為能夠通過網絡傳輸的數字化視頻流,從而將一臺模擬攝像機轉化為一臺具備基本功能的網絡攝像機。當前大多數IP監控系統都融合了通過視頻服務器實現網絡化的模擬攝像機和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攝像機,現有的模擬系統和設備不會對用戶采用先進的IP監控技術帶來任何的阻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