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淺談衛星轉發器資源的選擇

        淺談衛星轉發器資源的選擇

        作者: 時間:2012-05-24 來源:網絡 收藏

        控軌精度可以向公司咨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5594.htm

        6.3 鄰星協調

        軌道的緊缺,造成相鄰之間的軌位間隔越來越小,隨之也增加了鄰星干擾的可能,同時也增加了衛星鏈路的限制因素。

        為了降低鄰星干擾的可能性,衛星公司會在鄰星協調文件中作出承諾和要求,限制相鄰衛星上的上、下行天線口徑和載波功率譜密度,從而使不能在實際使用中充分發揮其設計性能。如果對來自鄰星的上行和下行干擾估計不足,將降低衛星鏈路的載波干擾比,導致實際鏈路中的系統余量低于鏈路預算。

        按照國際電聯的協調原則,協調優先權取決于衛星協調資料公布日期的先后,而不是衛星發射日期的先后。出于競爭的原因,擁有協調優先權的一方通常對鄰星業務提出比較苛刻的限制條件。所以,用戶在衛星時,應盡量了解相關衛星的鄰星協調結果,應完成了在軌協調,并具有在軌優先權的衛星。在國際電聯的官方網站上,可以查詢相關衛星的協調狀態。

        6.4 衛星壽命

        如果用戶計劃建設的是需要長期運行的衛星網絡,建議剩余壽命不小于5年的衛星,否則用戶會很快面臨業務轉星或網絡調整的問題。臨時使用業務基本不用考慮此因素。

        7 備份能力

        對于計劃長期運行的衛星網絡,用戶需要考慮網絡的應急備份能力。對于空間段 盡可能選擇具有備份能力的衛星,以及具備異星應急備份能力的衛星公司。而且備份星的軌道位置間隔不能太大,便于天線指向的快速調整。

        對于臨時使用業務,建議用戶選擇具有轉發器備份能力的衛星。

        8 小結

        通常,衛星運營商未必能向用戶提供上面所有的相關信息,而用戶也未必能選擇到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衛星轉發器資源。本文想強調的是,考慮到衛星通信業和衛星制造業的發展,各個衛星之間覆蓋性能的差別往往并不太大,影響用戶衛星網絡能否正常運行的決定因素也集中于衛星操控、鄰星協調、轉發器管理、干擾處理等這些方面。建議用戶在選擇衛星轉發器資源時,除了比較衛星的覆蓋性能,也要對上面所述的幾方面給予充分的關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德州市| 平凉市| 乌拉特中旗| 彰化县| 昔阳县| 赤壁市| 资源县| 康马县| 拉孜县| 岑巩县| 新竹市| 孝昌县| 乐昌市| 深州市| 剑川县| 调兵山市| 碌曲县| 隆尧县| 聂拉木县| 莲花县| 当雄县| 土默特右旗| 淮北市| 四会市| 竹北市| 游戏| 卫辉市| 荆州市| 荆门市| 凭祥市| 南川市| 古蔺县| 兴山县| 洞口县| 六安市| 定南县| 扎兰屯市| 察哈| 宜宾市|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