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FPC1 0 11 F的指紋識別系統

        基于FPC1 0 11 F的指紋識別系統

        作者: 時間:2009-12-11 來源:網絡 收藏


        1 原理
        1684年,植物形態學家Grew發表了第一篇研究指紋的科學論文。1809年Bewick把自己的指紋作為商標。1823年解剖學家Purkije將指紋分為九類。1880年,Faulds在《自然》雜志提倡將指紋用于識別罪犯。1891年Galton提出著名的高爾頓分類。之后,英國、美國、德國等的警察部門先后采用指紋鑒別法作為身份鑒定的主要方法。目前的指紋圖像采集原理包括:光學技術、半導體硅技術、超聲波技術。其中光學的指紋采集設備有明顯的優點。但是由于要求足夠長的光程,因此要求足夠大的尺寸,而且過分干燥和過分油膩的手指也將使光學指紋產品的效果變壞。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半導體硅電容效應的技術趨于成熟。硅成為電容的一個極板,手指則是另一極板,利用手指紋線的脊和谷相對于平滑的硅之間的電容差,形成8 bit的灰度圖像。硅技術優點是可以在較小的表面上獲得比光學技術更好的圖像質量,在1 cm×1.5 cm的表面上獲得200~300線的分辨率(較小的表面也導致成本的下降和能被集成到更小的設備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3417.htm


        2 011F指紋
        011F指紋傳感器具有以下特點:(1)011F芯片產自瑞典,采用獨特的反射式測量法,抗靜電可達正負15 kV,耐磨100萬次,已被國內金融界公認為銀行指定零件。(2)采用專業的芯片PS1802DSP和最優化的指紋算法,指紋成像效果好。(3)處理速度快,峰值能達到480MIPS,在1:1 000模式下,時間小于1 s。(4)功耗較同類產品低,正常工作主頻120 MHz下,只有120 mW。(5)模塊體積為35 mm×26 mm×1 mm,便于各種指紋產品的開發。(6)對干濕手指有自動調節功能。


        3 硬件設計
        整個如圖1所示。

        3.1 指紋采集
        FPC1011F指紋傳感器含有小電容板,傳感器使用高靈敏度像素放大器,讓每個像素即使是非常微弱的信號FPC1011F都能探測到,以此提高圖像質量。用了交替命令的并排列和傳感器電板,交替板的形式是兩個電容板,以及指紋的山谷和山脊成為板之間的電介質。兩者之間的恒量電介質傳感器檢測變化生成指紋圖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勒泰市| 武邑县| 乐都县| 礼泉县| 精河县| 庆云县| 邢台市| 沂源县| 永福县| 绥中县| 漯河市| 曲靖市| 长顺县| 手机| 米脂县| 商都县| 集贤县| 巴彦淖尔市| 龙岩市| 华池县| 大姚县| 安阳市| 万安县| 连江县| 唐山市| 中江县| 宜都市| 东乌珠穆沁旗| 阿拉善盟| 山丹县| 泸州市| 杨浦区| 应用必备| 阿瓦提县| 磐安县| 尖扎县| 大宁县| 新丰县| 镇安县| 岳普湖县|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