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流過濾技術的IPv6防火墻設計與分析

        基于流過濾技術的IPv6防火墻設計與分析

        作者: 時間:2010-02-04 來源:網絡 收藏

          3.2 運行平臺及開發工具

          Linux作為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5],性能穩定且安全性較高,有著廣泛的應用。自2.4內核以來的版本不僅支持協議棧,而且所采用的Netifilter/Iptables框架引入了模塊化的構建方式,可以方便地實現。并且還得利用MySql數據庫來保存信息。開發工具為C語言。

          3.3 系統

          3.3.1

        IPv6防火墻設計圖


          圖4 IPv6防火墻

          3.3.2 本文設計各模塊實現的功能

          數據包捕獲模塊:實現對IPv6數據包的捕獲,并進行報文分類。

          包模塊:實現對非關鍵報文的。

          流過濾模塊:實現對關鍵報文的重組過濾。

          控管規則模塊:負責對過濾規則進行控制和管理。

          報警信息記錄模塊:負責將報警信息記錄進日志數據庫,并將報警信息交給客戶端處理。

          客戶端模塊:查詢數據庫和查看報警信息。

          3.4 實現過程

          本文主要是利用Linux內核防火墻底層結構netfilter的高度可擴展性,對其功能進行擴展。Nefilter針對IPv6定義了若干個鉤子(HOOK),每個鉤子都是處理函數掛載點。當IPv6的數據包將按照一定的規則通過若干個鉤子時,就會觸發這些函數進行相關處理。本防火墻主要是數據經過鉤子NF­_IP6_FORWARD即數據包轉發時,對數據進行處理和控制,所以本防火墻的程序主要掛載在這個鉤子上。

          4 實驗及結論

          經測試本文設計的防火墻系統在IPv6網路環境中能夠獲得嚴格的IPv6訪問控制策略,實現對IPv6數據包的控制訪問;并且在流量大于100Mbps的千兆網卡上,丟包率小于萬分之(如表1所示),性能達到了防火墻行業的性能標準。

          千兆網卡80%負載丟包率

          5 結束語

          本文在采用屏蔽子網防火墻體系結構基礎上,設計并實現了流過濾的IPv6防火墻系統,經實驗測試達到了防火墻行業的性能標準。但該系統卻打破了IPv6的端到端模式,在IPv6網絡中,端對端的通信是一種重要的通信方式也是IPv6的一個重要的優點。如何實現流過濾的IPv6端對端的防火墻系統將是本文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阳县| 诸城市| 奉新县| 郧西县| 瑞昌市| 沿河| 邢台县| 灯塔市| 宜丰县| 盖州市| 县级市| 湟源县| 鱼台县| 磐石市| 洪江市| 丽水市| 大名县| 钟山县| 和政县| 垦利县| 娄烦县| 马尔康县| 克拉玛依市| 通榆县| 长汀县| 凌源市| 霍州市| 延庆县| 寻甸| 共和县| 拉孜县| 沅江市| 星子县| 临汾市| 图们市| 那曲县| 广饶县| 昌吉市| 阿鲁科尔沁旗| 平湖市| 偃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