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開通全球首條1.2T互聯網主干通路 超高速全部國產
我國開通全球首條1.2T(傳輸速率為每秒1200G比特)超高速下一代互聯網主干通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11/453002.htm這條超高速下一代互聯網主干通路連接北京-武漢-廣州,基于我國自主研發的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路由器1.2T超高速IPv6接口、3X400G超高速多光路聚合等關鍵核心技術,總長3000多公里,實現了系統軟、硬件設備的全部國產和自主可控。
1.2Tbps是什么概念?比特(bit)是信息技術中的最小單位,1個字節對應8個比特。按照硬件廠商的計算方法,1.2T=1200G=120萬兆。以一部4K超高清電影大約200G大小計算,如果在超算領域1.2T傳輸速率下載,只需1/6秒。
1.2T通路能干什么?
據介紹,1.2T通路數據傳輸達到每秒1.2T比特,這一速度是目前千兆網絡的1200倍。能夠在1秒完成150部高清電影的傳輸,傳輸效率是當前100G網絡的10倍以上。
超高速下一代互聯網主干通路的意義是什么?“就像是一列高鐵,途經北京、武漢、廣州可以‘上下車’進行數據交換。”清華網絡研究院執行院長徐明偉解釋,“原先需要放置10個100G的接口在集成電路板上,如今把10個100G接口匯集到一個1.2T接口上,相當于過去要10列低速火車才能把貨物從北京運抵廣州,現在只需要1列高鐵,就能把同樣的貨物運送至終點。”
總長3000多公里,全部國產
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聯網主干通路,基于我國自主研發的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路由器1.2T超高速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接口、3×400G超高速多光路聚合等關鍵核心技術,總長3000余公里,實現了系統軟硬件設備的全部國產和自主可控,整體技術水平全球領先。
自7月31日試運行以來,通路運行平穩可靠,已通過各項試驗測試,達到了設計指標。
全球互聯網基礎設施發展里程碑
隨著AI大模型的爆火,算力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生產力,該通路構建了算力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實現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品質聯接,為算力網絡提供重要保障。目前,全球互聯網400G主干通路技術剛剛開始進入商業,人們普遍預測“T比特”超高速主干通路技術將在2025年前后出現。
本次全球首條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聯網主干通路的開通是全球互聯網基礎設施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以純IPv6技術為主
這條新開通的互聯網主干通路是清華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網絡試驗設施FITI”項目的重要成果。FITI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表示,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聯網主干通路的建成開通,為我國建設超高速下一代互聯網提供了重要技術儲備,必將成為中國對全球下一代互聯網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項目由清華等40所高校承建,以純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技術為主。其高性能主干網的核心節點分布在全國35個城市的40所高校里,以3萬余公里光纖通信網絡為基礎,可為各類用戶提供未來互聯網各種技術試驗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