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HDL的圖像傳感器TCDl206的驅動設計
3 驅動時序及驅動設計
3.1驅動時序分析
TCDl206在圖2所示的驅動脈沖作用下工作。當SH脈沖高電平到來時,φ1脈沖為高電平,其下形成深勢阱,同時SH的高電平使φ1電極下的深勢阱與MOS電容存儲勢阱溝通。MOS電容中的信號電荷包通過轉移柵轉移到模擬移位寄存器的φ1電極下的勢阱中。當φSH由高變低時,φSH低電平形成的淺勢阱將存儲柵下的勢阱與φ1電極下的勢阱隔離開。存儲柵勢阱進入光積分狀態,而模擬移位寄存器將在φ1與φ2脈沖的作用下驅使轉移到φ1電極下的勢阱中的信號電荷向左轉移,并經輸出電路由OS電極輸出。DOS端輸出補償信號。
由于結構上的安排,OS端首先輸出 13個虛設單元信號,再輸出51個暗信號,然后才連續輸出Sl到S2160的有效像素單元信號。第S2160信號輸出后,又輸出9個暗信號,再輸出2個奇偶檢測信號,以后是空驅動??镇寗拥臄的靠梢允侨我獾摹S捎谠撈骷莾闪胁⑿蟹制媾紓鬏數?,所以在一個SH周期中至少要有1 118個φ1脈沖。RS為復位級的復位脈沖,復位一次輸出一個信號。
3.2驅動電路設計
驅動電路的作用是給CCD提供正常工作所需要的邏輯時序脈沖和偏置工作電壓.并在CCD的輸出端把光電轉換得到的電荷量轉變成電壓量輸出。驅動脈沖信號的波形、相位、前后沿時間等對器件工作有很大影響。
為了保證CCD工作穩定可靠.必須設計符合CCD正常工作要求的時序脈沖和驅動控制電路,驅動控制脈沖與CCD良好配合,才能充分發揮CCD的光電轉換、電荷存儲和電荷轉移等功能。不同型號的CCD要求的工作參數不同,很難設計一種驅動控制電路同時滿足多種CCD工作需要,即使是相同像元數的CCD器件,若型號不同也不具有互換性。
TCDl206傳感器的驅動脈沖都為周期性方波,但周期和占空比不同。其4路驅動脈沖之間需要滿足特定的時序關系:根據驅動脈沖時序圖可知在1個SH周期中至少有l 118個φ1脈沖。即TSH>l 118T1,T1為驅動脈沖φ1的周期。這里選擇TSH=1 128T1。在SH為高電平期間,要求φ1l與φ2有一個大于SH=1持續時間的寬脈沖,這是由于此時像元中的電荷正在向兩列寄存器中轉移,如果在此期間φ1與φ2有上升或下降沿出現,則會造成電荷轉移不完全的情況。時鐘脈沖φ1,φ2頻率的最大值是l MHz,典型值是0.5 MHz。復位脈沖RS頻率的最大值是2 MHz,典型值是1 MHz。本設計中都選用典型值。而且φ1、φ2必須反相,占空比l:l;SH的高電平脈沖寬度要小于φ1,φ2;RS與CLK時鐘的占空比為l:4。
3.2.1原理圖設計
確定SH、φ1、φ2和RS的參數后,則可根據它們之間的時序關系設計硬件邏輯圖,如圖3所示。
本設計利用CPLD作為硬件設計平臺,它具有較高的靈活性,電子電路設計完成后,如果需修改時序邏輯。只需重寫CPLD內部邏輯電路即可。因此,CPLD非常適合用于設計CCD驅動電路。
各個模塊的設計采用VHDL語言描述。采用4 MHz的時鐘CLK作為輸入的時鐘,Dl模塊用于將時鐘信號進行8分頻,將4 MHz的時鐘頻率分成0.5 MHz。D2模塊是將時鐘頻率分成l MHz,占空比為l:4。COUNTERll28模塊和NCOUNTERll28模塊分別是上升沿和下降沿計數,計數范圍在0~1128之間循環,在前兩個時鐘為高電平,其余時間都為低電平。
電路實現是先用D1模塊將4 MHz的時鐘頻率分成0.5 MHz,用0.5 MHz的脈沖作為COUNTERll28和NCOUNTERll28的輸入端,將COUNTERll28和NCOUNTERll28的輸出相與,輸出結果就是SH,將D1和COUNTERll28以及NCOUNTERll28的輸出進行邏輯或,則得到φ1,再將φ1反相,得到φ2,由D2模塊可直接得到R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