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融合無線傳感網絡的長距離射頻識別系統

        融合無線傳感網絡的長距離射頻識別系統

        作者: 時間:2011-12-05 來源:網絡 收藏

        圖3給出了WSN與RFID的方案協議層結構示意圖,顯示了兩者的可行性和價值所在,與RFID相結合,將RFID的信息通過WSN,傳輸到RFID服務器或其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1356.htm

        d.JPG


        WSN與RFID技術結合后,利用WSN的自組網、節點定位、數據傳輸功能,不僅確保數據的完整性,還能彌補RFID高成本以及須依靠閱讀器方能數據,在一些惡劣或者敏感環境,器的自主感應及傳送信息的能力可以解決讀寫器無法工作的問題,使整個網絡具有自組織性和自適應性。將WSN和RFID結合起來,利用WSN高達100 m的有效半徑,形成WSID(Wireless Sensor Identification,)網絡,實現識別,其應用前景廣闊;二者還能有效解決RFID的信號碰撞問題。該方案可快速實現對集裝箱的信息采集、定位、快速進出港、可在港口快速安裝和自動擴展網絡;在提高港口工作效率的前提下,節約運行成本,對于集裝箱管理、大型軍事倉庫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動化具有重大意義。此融合方案還可以方便地進行擴展,應用于無人收費站,智能化停車庫及珍稀動物保護等領域。

        4 結束語
        RFID側重識別,其標簽具有全球惟一的標志,利用RFID的目標識別功能,可實現對目標的信息采集、標識和管理,但同時RFID系統具有讀寫距離有限、抗干擾較差、實時感應能力差,實現成本高等不足;WSN可監測感應到各種信息,側重組網和信息的傳遞,但傳感器節點不一定具有全球惟一的標志,它們往往只有域內標志號,缺乏對物品標識的能力,無法獲得目標詳細信息,二者的融合可實現識別系統。RFID和WSN具有不同的技術特點,它們都是物聯網技術的重要組部分,2010年10月,物聯網規劃已列入國家“十二五”的專題規劃,未來我國要發展寬帶、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進物聯網的應用。目前正圍繞物聯網的技術、標準、應用示范等工作做相關的推進工作。2011年4月,我國十大城市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紛紛正式發布,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進行了全面準確地定位,清晰地規劃了城市物聯網未來5年的發展。故RFID和WSN的相互融合和系統集成將極大地推動物聯網的應用,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和空間。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林甸县| 民勤县| 东至县| 毕节市| 宝丰县| 方城县| 疏勒县| 于都县| 剑河县| 罗甸县| 澳门| 含山县| 夏邑县| 措勤县| 兖州市| 同心县| 科技| 铁力市| 绩溪县| 平顺县| 阿合奇县| 九龙城区| 凯里市| 桓台县| 太湖县| 河西区| 贡山| 洪江市| 广平县| 石门县| 肃南| 寿光市| 博客| 弋阳县| 禄丰县| 新建县| 万州区| 金塔县| 梅河口市|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