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IT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三維定位算法
2.2 定位誤差
定位誤差隨信標節點比例變化圖如圖4所示。該仿真結果說明,在網絡部署一定時,當兩種算法的定位誤差達到35%左右時,兩者的定位精度很難再得到明顯改善。在信標節點比例為5%左右時,TDAPIT的定位誤差明顯大于APIT的定位誤差,這是因為在網絡的初始階段,APIT可定位的節點數目較少,而TDAPIT能夠定位的節點相對較多,而且TDAPIT定位時,利用了本身定位就有誤差的已知節點,使得定位出的節點的誤差得到累加,明顯加大了定位誤差。當信標節點比例在20%左右時,兩種算法的定位誤差變化不明顯,此時增加信標節點比例時,TDAP IT略顯優秀,但定位誤差仍然在30%以上,由此可見這種非基于測距的定位方法雖然成本較低、實現簡單,但是定位誤差比較大,而且當信標節點比例達到30%時,定位誤差仍然在30%以上,此時即使增加信標節點的比例也很難改變定位誤差。
結語
本文基于平面中的APIT算法,提出了擴展的三維TDAPIT算法。并在分析APIT誤差來源的基礎上,對TDAPIT進行了相應的改進。擴展的TDAPIT算法能夠較好的在三維空間中實現節點的定位。通過仿真實驗,雖然在網絡的初始階段,TDAPIT的定位覆蓋率在信標節點很少的情況下較高,但這是以增加定位誤差為代價的。
電容式觸摸屏相關文章:電容式觸摸屏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