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電信巨頭二季財報終端成贏利亮點
在截至6月30日的這一財季,諾基亞的凈利潤為11.4億歐元(約合14.4億美元),每股收益28歐分。這一業績好于去年同期7.99億歐元的凈利潤和每股收益的18歐分。諾基亞第二季度銷售額為98.1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80.6億歐元增長22%;運營利潤率為15.3%,高于去年同期的12.5%。
解讀:諾基亞本季度的高業績來源于手機銷售的良好情況。期內,諾基亞在中國的手機銷量達到1170萬部,同比激增58%,在其他亞太市場的手機銷量也達到188萬部。諾基亞的營運利潤率曾經在1999年達到19.8%,而到了去年已經降為12.5%,今年終于扭轉了下滑的勢頭。不過對于諾基亞來說,低端市場還是利潤的主要來源,這也令投資者擔心諾基亞的利潤將會出現下降趨勢。
思科:表現平穩
8月8日,思科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業績,凈利潤15.44億美元,合每股25美分,與去年同期的15.4美元和24美分基本持平;銷售收入為79.8億美元,于去年同期的66億美元。不包括期權等特殊開支,思的盈利將達到19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6億美元,每股30美分。
解讀:收購新興中小企業一直是思科保持競爭力的寶,而這些企業對思科的贏利增長也做出了貢獻。今年第季度,思科用69億美元收購來的科學亞特蘭大(ScientifiAtlanta)就貢獻了5.82億美元收入。不過,思科為留住人不惜重金,今年第二季度有關員工期權、購股的報酬達到1.52億美元,這給思科的贏利水平帶來了一定壓力。
朗訊:贏利下滑
朗訊7月27日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79%。報告期內,朗訊的凈利潤為7900萬美元,每股收益2美分,這一業績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凈利潤3.72億美元,每股收益7美分。今年第二季度,朗訊的營業收入為20.5億美元,也比去年同期的23.4億美元下滑了12%。這一業績水平未能達到此前的市場預期。
解讀:朗訊的業績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北美業務表現不佳。今年第二季度,朗訊來自美國市場的營業收入為12.7億美元,同比下滑17%。這主要是由于近期北美運營商出現大規模的合并浪潮,造成運營商大幅縮減資本開支,導致設備商收入減少。另外,朗訊期內的毛利率為41%,低于去年同期的45%,以及上一季度的43%,表明公司的贏利能力有所降低。
摩托羅拉:創收大戶
摩托羅拉今年第二季度實現凈利潤13.8億美元,合每股收益55美分,而上年同期為9.33億美元,合每股37美分,增幅同比高達46%,也超過了此前的市場預期。營業收入方面,摩托羅拉第二季度收入較上年同期的84.1億美元增長29%,至109億美元,該公司第二季度手機發貨量為5190萬部,再度創歷史季度最高水平。
解讀:摩托羅拉業績大幅增長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手機發貨量創出了歷史新高。期內,摩托羅拉的手機出貨量為5190萬臺,比2005年同期提高了53%,也比上一季度的4610萬臺提高了12.4%。同時,公司全球市場份額也上升到2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摩托羅拉也加大了新品的推出力度,第二季度就有11款新手機上市,這也帶來了新的贏利增長點。
阿爾卡特:增收未增利
阿爾卡特第二季度的凈利潤為1.8億歐元(折合2.29億美元),每股收益13歐分,這一業績較去年同期的凈利潤1.96億歐元,每股收益14歐分下滑了8%。第二季度,阿爾卡特運營利潤為2.63億歐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營業收入為33.8億歐元(折合42.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1.5億歐元增長了7.6%。
解讀:阿爾卡特第二季度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主要是由于其北美和中國部門的表現良好,帶動了收入增長。但同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導致公司利潤率出現下滑。阿爾卡特第二季度毛利率為33.6%,低于去年同期的35.6%。由于華為和中興通訊等低成本電信設備廠商的異軍突起,阿爾卡特等電信設備巨頭都面臨著巨大的價格壓力,利潤率持續下滑已成為整個行業的普遍現象。
北電網絡:扭虧為盈
8月3日,北電網絡發布了2006年第二季度財報,凈利潤達到3.66億美元,每股收益8美分,扭轉了去年同期的虧損局面。
去年第二季度,北電網絡凈虧損3300萬美元,每股虧損1美分。此外,北電網絡第二季度的營業收入也達到27.4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6.2億美元。
解讀:北電網絡第二季度業績中計入了5.1億美元的股東訴訟賠償收益,這是扭虧的主要原因。從主營業務的角度看,北電網絡只能用略有起色來形容,但同期的經營費用達到5.96億美元,同比和環比都有所上升。從地域看,北電網絡在亞太地區的業務增長速度最快,營收為4.49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84億美元,相信其業務戰略將繼續向亞太地區傾斜。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