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三路單脈沖雷達接收機DAGC技術的工程實現

        三路單脈沖雷達接收機DAGC技術的工程實現

        作者: 時間:2012-08-16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 分析單的基本原理,給出靈敏度時間(STC)控制、手動增益控制及自動增益控制的數字方法以及相應的硬件、軟件結構框圖。根據實踐經驗討論了數字AGC化設計中需考慮的衰減量波動、數控衰減器在中頻電路中引入的沖擊振蕩、頻率捷變狀態中通道增益和數字AGC增益控制等幾個問題,以及解決途徑。
        關鍵詞 ;靈敏度時間控制;數字自動增益控制;衰減器;FPGA

        工作過程中,目標回波信號的強度會有較大起伏,使的輸入信號會有相應的變化,變化范圍為-100~15 dBm。若要在如此寬的信號變化范圍中保持接收設備能對信號進行線性放大,和保持信號不飽和失真,就需要控制接收機的增益,擴展接收機的動態范圍,并以此來防止近程雜波及大目標回波使接收機發生過載,洲角歸一化,使接收機輸出的角誤差信號強度只與目標偏離天線軸線的夾角有關,而與距離的遠近和反射面積的大小無關。在實踐中,通常用AGC來達到這一目的。
        早期采用模擬AGC電路,精度不高,且調試復雜。后經采用EPROM和D/A轉換器對模擬衰減器的控制曲線加以修正,提高了對接收機進行調試和補償的靈活性,但電路集成度低,設備量大。
        文中介紹了三雷達接收機技術的實現方法,其是基于A/D轉換芯片AD9280、FPGA(XC2V1000)等數字電路,在系統搜索狀態采用靈敏度時問控制(STC)及手動增益控制、跟蹤狀態采用AGC控制,實時調整中頻接收機的增益,從而增強系統的靈活性,使得信號處理能夠根據雷達工作狀態的需要,調整中放模塊的增益,甚至改變自動增益控制的方式。

        1 三雷達接收機DAGC技術
        1.1 組成及工作原理
        圖1為三脈沖雷達接收機DACC的組成框圖。搜索狀態衰減器1受靈敏度時間控制,衰減器2受手動增益控制。跟蹤狀態和通道AGC,以和通道中頻信號作為輸入信號。當目標由遠至近,回波信號由弱到強時,控制兩級衰減器,使得通道中頻信號幅度保持不變,與時差通道數控衰減器衰減量與和通道保持一致,從而保證了兩個支路輸出的角誤差信號與目標偏離天線軸線的夾角有關,而與目標的遠近大小無關。圖中FPGA用來實現數字增益控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0103.htm

        b.JPG


        1.2 STC及手動增益控制的數字化實現
        在進行大范圍目標搜索時,需要把距離選通波門開得較寬,這可用STC電路來實現。其屬于AGC,可用來減輕近距離的地物反射或海浪反射引起的雜波干擾,防止中頻放大器產生過載。由于叢林、海浪等地物反射引起的雜波干擾的強度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因此STC電路適用于消弱此種具有特定變化規律的雜波干擾。
        具體實現方法是:根據信號的實際情況確定近距離增益值和增益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將這一曲線存儲在一個小的臨時緩存中,即加載到FPGA內部ROM中,在發射觸發脈沖觸發時將存儲量按一定時間源源不斷地讀出,產生隨時間變化的衰減量曲線,從而實現靈活準確的STC。圖2為STC數字實現的框圖。

        c.JPG


        手動增益控制的實現較為簡單,其過程是將手動控制電壓經A/D變換后送到FPGA,在FPGA內部經數據寄存器輸出后送到控制衰減器2,實現手動增益控制。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武县| 荃湾区| 射阳县| 老河口市| 方山县| 同仁县| 济源市| 特克斯县| 连城县| 韩城市| 盐山县| 遂川县| 济宁市| 德格县| 伊宁市| 金塔县| 陕西省| 环江| 印江| 西乡县| 麻栗坡县| 龙门县| 宣威市| 修武县| 凤山县| 正阳县| 莆田市| 左贡县| 上蔡县| 呼玛县| 田林县| 顺平县| 汝阳县| 抚松县| 信宜市| 湾仔区| 文化| 吉木萨尔县| 宜都市| 金川县|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