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感器網絡中AOA節點定位改進算法研究
2.3 錨節點個數對定位精度的影響
一般來說,錨節點個數越多,未知節點監測到的錨節點數越多,定位覆蓋率就越高,定位誤差相對較小,定位性能就越好。但是,錨節點數量增多勢必會增加網絡的成本,兩者之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實際情況下,在能夠滿足定位需求的前提下,錨節點數目應盡可能的少。下面將觀察錨節點數量對算法定位精度的影響。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0072.htm
由圖4可見,隨著錨節點個數的增加,算法的定位精度都有所提升,但是改進算法下降較快,定位精度較高;當錨節點個數達到20時,改進算法其定位精度趨于平緩。
2.4 節點密度對定位精度的影響
單位面積上部署的節點數量,稱為節點密度。對于一定的監測區域,當節點密度高時,在通信半徑相同的情況下,未知節點更容易被更多的錨節點監測到,定位精度相對較高。
實驗中,節點的通信半徑r固定不變,錨節點密度(錨節點與所有節點的比例)為10%,改變節點數量,觀察實驗結果。
圖5表明,當網絡監測區域不變時,隨著網絡中節點數目的增多,節點密度增大時,算法的定位精度都在提高,且改進算法依舊能有較好的定位精度,但是節點數目的增加勢必會增大節點間的通信量,能耗也隨之增加,因此,節點數目的選擇應綜合考慮,達到所需要的定位精度即可。
3 結論
文中提出的算法對基于信號到達角度的定位算法進行了改進,對最后的估計位置進行了選擇濾除,仿真實驗表明,本算法在定位精度方面與改進前方法有較大的提高,應用范圍也更加廣泛。但是改進算法對錨節點的密度有局限性,即網絡內未知節點的鄰居錨節點平均數目大于3時,算法才能體現出其優越性,所以改進算法不能有效解決網絡中錨節點密度較低時,定位覆蓋率低的問題,網絡中不能定位的盲區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