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S技術實現無線指紋身份驗證
2.1 指紋識別模塊硬件接口設計
TFMDM1指紋識別模塊提供標準的串行通信接口,具有發送引腳UART_Tx和接收引腳UART_Tx。GP32通過內部集成的增強型串行通信接口,可以很方便地實現與指紋識別模塊之間的通信。由于雙方接口電平都為TTL電平,能夠相互驅動,不需要進行電平轉換,直接對應連接即可。
2.2 GPRS模塊硬件接口設計
本文利用GPRS模塊來實現終端與服務器端之間的數據收發。GPRS DTU(Data Terminal Unit,數據傳輸單元)對外提供RS232或者RS485的通信接口。由于GP32主控板與GPRS DTU之間的通信距離較短,一般不會超過50 cm,RS232接口足以保證兩者之間的正常通信。因此,選用RS232接口與GPRS DTU進行數據收發。
圖4給出了GP32與GPRS模塊的硬件接口。
圖4 GP32與GPRS模塊的硬件接口
3 系統軟件設計
本系統的軟件設計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即指紋身份驗證終端的軟件設計和服務器管理軟件的設計。這兩大部分分別實現不同的功能,且互相配合共同實現基于GPRS的網絡指紋身份驗證功能。
如圖5所示,終端軟件主要由3個模塊構成:分別為人機交互菜單、對指紋識別模塊二次開發以及控制GPRS模塊進行數據收發。其中人機交互菜單模塊實現了切換操作界面、掃描按鍵、錄入數據及管理選項等功能。
圖5 指紋身份驗證終端的軟件組成框圖
3.1.1 主函數的程序設計
圖6 系統主函數流程
圖6為主函數的程序流程。首先進行一系列的初始化工作,包括GP32芯片初始化(設置內部總線頻率為20 MHz和禁止COP模塊),鍵盤初始化(中斷允許),液晶初始化,串口初始化(波特率為19 200 bps、接收中斷允許等),系統數據初始化,中斷初始化(開放鍵盤中斷、串口接收中斷和總中斷)等。然后,查詢GPRS模塊的連接情況,若成功連接上指紋身份驗證服務器端,則進入主循環;若連接失敗,則退出程序并給出故障提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