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雙電機消隙技術在某火炮隨動系統中的應用

        雙電機消隙技術在某火炮隨動系統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2-10-27 來源:網絡 收藏

        2.2.2 伺服系統模型
        依據伺服系統的結構框圖,可得到基于分區PID控制的伺服系統分析模型,如圖5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9750.htm

        e.JPG


        由工作空間獲得加速度、速度的前饋控制量,分別由C2、C3模塊輸入;由位置環得到位置的反饋量,由C1輸入;綜合后輸入到updata模塊,此模塊主要用于產生用戶已設定好的數據,即用戶在GUI界面設置的運動及參數;methID是位置控制器,通過位置誤差進行分區PID控制。
        S-control是速度控制器,接收速度環的反饋,其輸入為電壓,輸出為電流。
        xiaoxi模塊是消隙控制單元,其輸入為電流,形成消隙偏置電流,輸出被加到2個電機的電流給定端,實現電消隙。
        Magnify模塊表示的是功率放大器,用來驅動電流的放大。經過Motor transfer模塊的電機電樞模型,形成電流環的反饋。Torque factor模塊表示的是扭矩系數,輸出為電機扭矩。經過load減速機,此處的反饋經過Speed detector模塊的測速機輸出斜率,將速度轉化為電壓,然后經過模塊Speed/1、Speed/2形成的差速反饋控制,保證了兩個電機同步運行,最終到達S-control,形成速度環的反饋。
        減速機帶動兩個相同模數的小齒輪,小齒輪的輸出為位置量。
        Gear gap模型可以設置齒隙大小。
        Elasticity模塊是大小齒輪間傳遞力矩的模型,齒輪間是通過彈性力接觸的。此模塊輸入為位置量,輸出是扭矩,此扭矩用來驅動big gear大齒輪從而帶動負載。
        2.2.3 結果分析
        圖6(a)為定點帶炮時考慮齒隙但未消隙的跟蹤曲線,圖6(b)為考慮齒隙且用后的跟蹤曲線,其中齒隙選為3mil。
        圖6(a)和圖6(b)對比可知,未消隙時,系統不穩定,跟蹤誤差在±0.2°以內震蕩,無法實現高精度跟蹤,運用雙電機消隙后,跟蹤誤差幾乎減小到0°,明顯消除了定點帶炮時的殘余震蕩。
        圖7(a)為正弦帶炮時雙電機消隙+經典PID算法的跟蹤曲線,圖7(b)為雙電機消隙時+的正弦跟蹤曲線。
        圖7(a)、7(b)對比可知在正弦帶炮時跟蹤誤差幾乎為0,經典PID算法明顯有延遲且誤差比較大。

        3 結論
        該系統采用分區PID控制+雙電機消隙技術,仿真結果表明了這種結合方法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僅保證了系統跟蹤的快速性、穩定性,而且跟蹤精度有了很大提高。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旗| 龙游县| 抚松县| 西平县| 彰化县| 闽侯县| 辽宁省| 甘南县| 平潭县| 绥化市| 奉新县| 栖霞市| 诏安县| 呼和浩特市| 梓潼县| 孝感市| 丰宁| 阳谷县| 峨山| 汝城县| 宝丰县| 巨鹿县| 霍邱县| 三原县| 松原市| 山东省| 越西县| 泽库县| 苏尼特左旗| 鲜城| 日照市| 广汉市| 千阳县| 泽库县| 安多县| 隆林| 斗六市| 威远县| 蓝山县| 苍南县|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