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物聯網時代傳感器低成本化發展的思考

        物聯網時代傳感器低成本化發展的思考

        作者: 時間:2013-01-24 來源:網絡 收藏

        4 技術的化發展思考
        產業規模并非與信息技術的另兩個支撐技術(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產業發展速度)并駕齊驅,甚至不相稱。即使在MEMS傳感技術成熟后,也沒有達到半導體器件鼎盛時期的速度,實際上也遠沒有出現“井噴”的預期。
        2011年,的全球市場銷售額約700億美元,被寄予厚望的MEMS傳感器盡管在MEMS市場獨占鰲頭,也未到100億美元,貢獻不到1/5,而半導體器件全球市場的銷售額為3 000億美元。除如手機等少量消費電子和汽車終端應用領域外,傳感器基本還是國防、工業流程、能源勘/采、計量等“富貴”領域和命脈經濟行業的專用品,在其他各類領域和行業,新的普及率也沒有期待值高。
        既然用傳感器總比不用好,為什么在許多領域普及度不如預期廣泛呢?面對如此海量的需求前景,為什么產業規模增長未出現激增?有的領域沒有成熟到使用新技術,是結構性調整迫切性不突出嗎?價格降幅大,消減用量增長顯現?是相關因素?其實這些都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使用成本高。有的領域用不起,傳感器是奢侈品(如對家電產業、農業等);有的行業覺得用傳感器得不償失,利潤附加值不抵增加的使用成本,另外就是麻煩,也增加了售后服務成本。這類似于節能燈泡的推廣應用,其5~8倍的普通燈泡價格,大大限制了平民百姓廣泛的認同度。
        在信息化、網絡化時代,人/物互聯網要泛布全球和人類各個角落,傳感器應降低身價,由奢侈品轉型為通用品、消費品、日用品、耐用品。
        事實上,通過降來提高性價比,換取用量激增的成功案例還是比較多的。美國AD公司的單軸加速度傳感器價格過去為5美元,現在的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則為1美元左右,現在汽車、智能手機和游戲機已廣泛大量采用,尤其是后兩者,現在的用量已接近10億只。圖3所示是過去幾年隔離液封壓力傳感器敏感器件在國內的價格降勢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9538.htm

        d.JPG


        傳感器的綜合成本分內、外成本,即傳感器廠商的制造成本與直接用戶的使用成本。制造成本追求傳感器制造過程及結果的量產率、成品率、一致性,追求最大限度的單位材料、能源、人力的產出率;使用成本則是廠商以用戶的成本為中心,這已經不是做單純的傳感器制造商,而是在賣產品的同時,還要以產品形式向用戶提供傳感器服務(如選型、安裝、維護等)。
        傳感器的制造過程是使用、占用、消耗資源最大的流程,主要包括敏感芯片/元件加工、封裝/組裝、檢測/試驗。
        敏感芯片/元件加工是化最早、成熟度最高、最有量產規模效益的環節,該環節現在越來越多的種類已經成功移植半導體IC制造工藝,從而形成了獨立的微機械加工技術——MEMS工藝,這主要體現在:
        (1)單體微型化:邊長與面積關系,材料利用率成幾何增速;
        (2)基片大尺度化和單批基片數量增多,產出量和材料、能源、人力利用率成幾何增速;
        (3)扁平化在非平面結構已有突破,如薄膜線圈;
        (4)設備儀器工藝控制能力出眾超群,成品率、一致性、可靠性、壽命成數量級增長。
        意法半導體(ST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MEMS傳感器制造廠商,2011年的產值為6億多美元,8英寸線日產陀螺、加速度、壓力、微麥的敏感芯片超過300萬只,SMI公司6英寸片上壓力敏感芯片24 000只,每只芯片切割后的邊長尺寸為0.65 mm。
        中科院微系統所發明的一種名為“微創手術”專利,每只絕壓敏感芯片切割后的邊長尺寸小于0.5 mm,形似“芯粒”。這種工藝專利是頂面加工,無需支撐襯底材料,更易兼容IC工藝,單片平均價格在10美分以下。
        傳感器制造的后道工序封裝/組裝、檢測/試驗占到整個傳感器制造成本的70%以上。封裝/組裝是材料、能源、人力利用率最低制造流程,減小單件耗材量、縮短單件耗時率,多采用專用高速自動化設備,少用人工,改善工藝兼容性是這個環節降低成本的必然要求。
        傳感器的使用成本對市場依附極大,涵蓋了產品的選型成本、供貨周期、用戶產能能力、商業信譽、使用成本、維護成本等方面,但可以通過提供打包、交鑰匙的服務方案,具有核心芯片、主導產品的自主可控能力,主導產品實施適度庫存生產、強化新產品設計能力,縮短設計周期,提高設計正確率以及高性價比產業技術來得到解決。

        5 結語
        在國家大力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將是工業乃至更多行業信息化過程中一個比較現實的突破口。一旦大規模普及,無數的物品需要加裝更加小巧和智能的傳感器,用于動物、植物、機器等物品的傳感器與電子標簽及配套的接口裝置數量將大大超過目前的手機數量。僅就消費電子傳感器而言,目前平均市場價格為1美元,10年后將降到0.5美元,7萬億支需求將展示超萬億美元的市場機遇。因此,中國傳感器產業要為能分切全球市場大“蛋糕”準備好“切刀”,為站在靠前位置做好準備。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樟树市| 镇远县| 大新县| 通州市| 江山市| 额济纳旗| 朝阳县| 邛崃市| 宽甸| 高青县| 恩施市| 百色市| 东乌| 五家渠市| 富宁县| 余庆县| 平昌县| 恩平市| 得荣县| 宁阳县| 峡江县| 荃湾区| 祥云县| 宜章县| 金堂县| 舒城县| 安泽县| 宝鸡市| 县级市| 阿拉善左旗| 高台县| 永川市| 微博| 嘉鱼县| 泽普县| 东乌珠穆沁旗| 武山县| 长白| 观塘区| 长葛市| 商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