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市場分析 > 臺面板領先大陸優勢僅不到一年

        臺面板領先大陸優勢僅不到一年

        作者: 時間:2013-08-13 來源:FPD制造 收藏

          “市場在國內,制造、人才、供應鏈就會移到這里”,國內廠華星光電副總裁王國和一語道出了臺灣的困境。王國和曾任職于奇美電子,他以在兩岸業都待過的經驗,首次面對媒體,提出他對兩岸業競爭力消長的看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8907.htm

          王國和說,很多人認為國內面板廠的崛起靠的是國內政府的保護,其實這也太過度簡化國內這些年的發展。面板關稅在去年4月上調了5個百分點,這一點客戶也很清楚,所以這多出來的利潤不是都放在華星口袋,其中2.5個百分點回饋給了客戶。至于其它優惠與補貼,立足點更是不同。

          大家都說本土廠商有水電補貼,卻忽略了國內水電費比臺灣貴了80%之多,在補貼之后,兩岸的水電費其實差不多。融資也是如此,國內融資成本高,平均貸款利率在4.5%以上,相比之下臺灣聯貸利率大多在2.5%以下。由此來看,很難說國內面板廠從政府拿到的優惠到底幫助有多大?

          另一方面,很多公司內部的競爭力是外界所不清楚的。以華星為例,過去一年公司在產能拉升期,全力搶攻32寸面板,因為產品單一化,因此大幅提升生產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良率,這是獲利的關鍵。此外,華星的8.5代廠總建廠支出約人民幣245億元,其中設備支出約215億元,建置了大約12萬片的產能;相比其它面板廠,以較少的投資,獲得較大的產能。當然集團母公司TCL是大品牌,在華星投產之初,很快就采用自家面板,其它品牌接著跟進,所以很快就放量,這種集團資源是臺灣所沒有的。

          王國和說,最大的市場就是在國內,客戶、需求在國內,制造也會在這里,所以人才、供應鏈也會跟著過來。不止臺灣人才到國內,韓國面板廠也在國內投資。產業資源逐漸集中在國內,產業鏈就會愈來愈完善、競爭力也持續提升,未來本地的面板廠不只是供應國內,還會跨足到全球的市場去。TFT產業將會重現CRT發展史,未來制造都會集中在國內。

          短期來看,臺灣8.5代廠產能少,國內沒有7.5代、6代廠產能,所以會有尺寸分工的情況,臺灣推39寸、50寸、58寸面板,國內打28寸、48寸、55寸面板,不會互相殺價。但是在2015年8座8.5代廠投產之后,48寸、55寸會成為主流,尺寸威脅就會出現。而且除了產能增加之外,技術力提升的威脅也慢慢浮現。去年臺灣講4K2K面板,現在華星55寸4K2K面板也已經量產出貨,在大尺寸方面,臺灣的領先優勢已經不到一年,更是一種警訊。

        斷路器相關文章:斷路器原理


        高壓真空斷路器相關文章:高壓真空斷路器原理
        漏電斷路器相關文章:漏電斷路器原理


        關鍵詞: 液晶電視 面板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沁阳市| 绵竹市| 定襄县| 蓝山县| 昌都县| 宁夏| 克山县| 饶河县| 贵州省| 邢台县| 琼结县| 石林| 高唐县| 汤原县| 宁远县| 宣威市| 沙坪坝区| 米林县| 清新县| 台前县| 梅州市| 连云港市| 来宾市| 都安| 尼勒克县| 清镇市| 邳州市| 柞水县| 饶平县| 娄烦县| 拉萨市| 肥东县| 左云县| 古蔺县| 拉孜县| 历史| 永仁县| 昌黎县| 聊城市|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