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數字調制技術及其DSP實現
1.2 互相關及DSP實現
經IJF編碼輸出的波形有3 dB的包絡起伏,然后通過互相關來消除包絡起伏。具體相關過程是將I路和Q路的兩個碼元符號在每半個符號間隔內進行如下相關運算:
(1)I路信號為零時,Q路信號為最大峰值。
(2)1路信號為非零時,Q路信號最大值衰減到A
(3)Q路信號為零時,I路信號為最大峰值。
(4)Q路信號為非零時,I路信號最大值衰減到A。
當時,其包絡起伏接近0 dB,這種使信號幅度包絡恒定的方法是一種人為的拼湊方法,無法從原理上做到包絡恒定,而僅僅能達到某種程度的近似的包絡恒定。
在工程實踐中,使用了TI公司的TMS320C6711芯片。該芯片基于超長指令字的體系結構,非常適合于高強度的數學運算。C6711既能進行定點處理也能進行浮點處理。
在DSP實現時,按文獻的方法先將8種波形數據制表,然后進行逐符號映射,計算波形編號,得到地址,尋址波形表,輸出波形。交叉相關后波形如圖4所示。
2 網格編碼調制原理
網格編碼調制與傳統的方法的最大區別在于它是把編碼與調制、解調與譯碼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進行綜合設計,從而保證信號空間的最佳分割。它包括卷積編碼和分集映射,如圖5所示。
一個m比特的信息塊被分成長度分別為k1,k2的兩組。k1比特通過卷積編碼器后被編碼成n比特,用來在分集后信號星座的2n個子集里映射其中之一,而未參加編碼的k2比特用來在各子集的2k2個信號點里映射其中之一。k2=0,所有m個信息比特都參與編碼。
2.1 4 狀態8PSK TCM分析
文中4狀態8PSK網格編碼調制方案采用碼率為2/3的卷積碼對8PSK信號空間的映射構成TCM方案,基本結構如圖6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