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路由信息的傳感網絡定位算法

        基于路由信息的傳感網絡定位算法

        作者: 時間:2009-07-22 來源:網絡 收藏

        1.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954.htm

        無線是近年來一個熱點研究領域,其中技術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是因為的大量應用都依賴于節點的位置,例如在戰場偵察、生態環境監測、地震洪水火災等現場的監控等應用中,都需要知道傳感器節點的位置,從而獲知來源的準確位置。

        現有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種類繁多,實現方法各異[1][2]。具有代表性的有采用超聲波測距的TDOA(TimeDifference of Arrival)系統[3],RSSI (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的技術[4],網絡連通性的質心[5],多跳傳感器網絡節點間跳數的DV-Hop[6]等。現有大多存在額外的硬件開銷,或需要較多已知位置的參考節點,而且都有較大的通信開銷,帶來了傳感器節點額外的功耗,這樣就降低了全網的生存周期。因此,需要針對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具體場景,設計低成本,低開銷,易實現的定位算法。

        2.基于信息的定位算法

        2.1研究場景定義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場景各異,對定位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進行定位算法的設計前,必須選定應用場景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本文選用傳感器網絡中廣泛應用的大范圍數據采集場景,例如土壤溫濕度監測、森林火險預警、智能大廈人員數據采集等,作為研究前提。

        在這種場景下,數量眾多的傳感器節點分布在較大范圍的區域內,節點需要通過多跳將數據返回到一個或多個網關節點。所有傳感器節點不裝配GPS、超聲收發器、有向天線等額外的定位和測距設備,節點射頻模塊只具備射頻信號強度檢測能力(RSSI),甚至RSSI能力也不具備(即只有通信功能)。為了方便下面的研究,進一步對場景作如下簡化定義:

        1.傳感器節點數目表示為n,網關節點數目表示為m;

        2.n個傳感器節點在區域內隨機均勻分布,自身位置為(xi,yi)均未知,其中i= 1...n;

        3.m個網關節點在區域內以某種規律分布,自身位置(xi,yi)均已知,其中i= n+1...n+m;

        4.傳感器節點均以一定且相同的周期采集數據,節點間相對靜止;

        5.節點采用無線全向天線進行互通信,RSS測距的先驗概率分布滿足高斯分布;

        2.2設計思路

        而且因為數據采集任務對網絡的存活時間要求一般較高,所以降低傳感器節點的功耗,即降低傳感器節點的通信開銷就成為設計定位算法中重要的因素。而現有定位算法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通信開銷大,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現有的研究將定位過程與網絡和數據采集看作獨立的過程,而事實上這兩個過程存在大量通信的重復,這樣就帶來了額外的通信開銷。本文的研究就是將路由協議與定位算法結合來減少這部分開銷,基本思路是通過在數據包上附加網絡路由信息來獲得部分節點間的連接和距離關系,然后根據這些關系來進行傳感器節點定位,該算法命名為RBSL(RoutinginformationBased Sensor Localization)。

        本文選用了傳感器網絡中常用的定向擴散路由協議[7](DirectedDiffusion)作為研究的基礎。定向擴散路由協議是一種以數據為中心的路由協議,網關節點向所有傳感器節點發送對任務描述的“興趣”(Interest),“興趣”會逐漸在全網中擴散,最終達到所有匹配“興趣”的傳感器節點,與此同時也建立起了從網關節點到傳感器節點的“梯度”,傳感器節點會沿著梯度最大的方向將數據傳回網關節點。定向擴散的原理示意圖如下圖1所示:

        對于全網數據采集的場景,網關節點發送的“興趣”是采集所有節點數據。在建立梯度之后,每個一個傳感器節點都有一個自己對網關節點的最大“梯度”方向,即下一跳傳輸的目的節點編號(ID)。若每個傳感器節點在發送數據包末尾都附加自己的下一跳節點ID,則在每一個網關節點就都可以獲得網絡中n條鏈路的連接情況,即獲得了到一個網關節點的樹狀路由表。將m個網關節點的數據進行綜合就可以獲得更多條鏈路的連接情況。將獲得的n個傳感器節點和m個網關節點之間的連接關系表示為對稱連接矩陣L(n+m,n+m),其中Lij= 1 表示i, j節點存在路由鏈路,反之Lij = 0表示不存在路由鏈路,其中1≤i, j≤ n+m,若1≤i≤n表示i為傳感器節點,若n

        進一步的,如果傳感器節點具有RSSI,可以根據射頻信號傳輸的經驗模型估計鏈路距離dij,同樣將估計距離發往網關節點。與連接矩陣L類似可以生成對稱距離矩陣,表示為D(n+m,n+m),其中Dij=Dji 表示i, j節點間路由鏈路的估計距離。

        下一步就是根據連接矩陣L或距離矩陣D來進行節點定位。這里就需要用到MDS算法,MDS算法的全稱是多維標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Scaling),是一種最早應用在計量心理學和生物信息統計中的算法。作為MDS算法的一種簡單的應用,若已知二維空間上n個點的兩兩距離,即完全的距離矩陣LALL(n,n),則可以反解出這n個點的二維相對拓撲。YiShang等人[8]最早將MDS算法應用到無線網絡定位中,本文也采用了類似的思路。由于通過路由過程獲得的連接矩陣L或距離矩陣D都只是部分鏈路,所以還需要通過最短路徑算法生成在原矩陣中不連通的節點之間的近似距離,得到近似的DALL來作為MDS算法的輸入。

        在獲得距離矩陣DALL之后,就可以根據MDS算法計算得到節點的相對二維拓撲分布,但該分布與真實分布存在縮放,旋轉和平移的關系。因為m個網關節點都已知自身位置,當m≥3時,可以根據網關節點的位置,對相對拓撲進行坐標變換得到最終估計的二維拓撲。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德兴市| 永靖县| 阿荣旗| 芷江| 西充县| 肇东市| 隆安县| 突泉县| 武宁县| 晋中市| 高邑县| 沁源县| 沾化县| 西藏| 定结县| 武威市| 平昌县| 娄底市| 河南省| 武安市| 灵石县| 罗江县| 宁德市| 左云县| 和田县| 信丰县| 南岸区| 焦作市| 天气| 长宁县| 曲周县| 方城县| 吴旗县| 海门市| 万宁市| 黔西县| 临潭县| 府谷县| 阿合奇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