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nRF9E5的抗干擾跳頻通信設計

        基于nRF9E5的抗干擾跳頻通信設計

        作者: 時間:2009-09-14 來源:網絡 收藏
        2 軟件
        在非軍事無線系統中,如簡單的無線數據采集、無線射頻識別等,頻譜干擾一般是由于頻率資源的緊缺以及無線系統的無序和廣泛應用引起的,所以干擾是隨機和無意識的。這樣的應用場景下,如果數據的傳輸速率要求也不很高,那么可以簡單的跳頻同步協議來實現。本中,跳頻圖案的偽隨機數存放在256字節的數組中,hopIdx表示數組序號。在通信的初始階段,接收端一直處于監聽狀態,發送端從數組O開始選擇頻點發送數據。若超時,則hopIdx加1繼續發送,直到通信建立成功,然后發送端和接收端按照相同的跳頻圖案進行通信。
        發送過程如圖5所示。首先初始化各參數,然后根據偽隨機數選擇發送頻點,并在該頻點上發送數據,等待3 ms時間。如果接收到數據則表明接收方處于同頻點,然后在該頻點上進行數據通信。如果3 ms超時,則再嘗試一次;如果繼續超時,則再次根據偽隨機碼選擇下一個通信頻點進行嘗試;如果超時3 s,則退出本次發送過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852.htm

        接收過程如圖6所示,主循環一直處于監聽狀態,循環調用接收函數。如果收到數據包,則發送響應包,發送完畢之后,hopIdx加1,收發器在另一個頻點繼續監聽。如果在一個頻點長時間超限沒有收到數據,則轉換到另一個頻點繼續監聽。

        本文以半雙工通信過程為例介紹跳頻通信的實現過程。實現的編程環境為uVisionII,并在Keil C51V7.08編譯環境下測試通過。
        (1)初始化過程
        初始化過程主要包括無線收發器相關參數的設定,如表3所列。

        (2)發送過程
        發送過程主要包括的子函數如表4所列。

        發送過程主要函數由TransmitPacket實現。
        (3)接收過程
        接收過程主要包括的子函數如表5所列。

        3 總 結
        隨著無線頻譜資源的日益緊張,采取跳頻通信實現通信將會顯得越來越重要;而利用設計實現抗干擾跳頻通信系統是一種廉價、方便的應對措施,所以必將會在民用市場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應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皋市| 梓潼县| 方城县| 广昌县| 永平县| 和林格尔县| 长宁区| 合川市| 汕尾市| 万全县| 上犹县| 祥云县| 永和县| 文成县| 天全县| 乃东县| 龙陵县| 江城| 涞源县| 昌平区| 东港市| 布尔津县| 华亭县| 香格里拉县| 白玉县| 万山特区| 措美县| 邓州市| 海林市| 米脂县| 南川市| 巍山| 湖北省| 闵行区| 凤山县| 勃利县| 无棣县| 弥勒县| 吐鲁番市| 溧阳市| 新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