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C3I系統的短波通信仿真建模

        基于C3I系統的短波通信仿真建模

        作者: 時間:2009-09-23 來源:網絡 收藏

        (1)求大圓距離D
        由電子地圖可知發射端A和接收端B的地理經緯度,則大圓距離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834.htm

        式中,x1為發射端的地理緯度;y1為發射端的地理經度;x2為接收端的地理緯度;y2為接收端的地理經度。北緯緯度取正值,南緯緯度取負值,(y1-y2)為收發兩點間的經度間隔。
        (2)求射線仰角△
        由圖1可得:

        式中,h是電離層高度,其值可由經驗值獲得。
        2.2 電離層吸收損耗
        電離層吸收損耗La分為偏移吸收和非偏移吸收,前者指反射區的吸收,后者指電離層D、E區域的吸收。一般偏移吸收損耗極小(≤1 dB),可以忽略。工程中常用以下半經驗公式:


        式中(以h=100 km為例,下同),θ0是100 km高度處的電波入射角,fH是100 km高度處的平均值,單位為MHz,n是跳數,Ii是吸收系數。Ii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R12為12個月太陽黑子的流動平均值,xi為穿透吸收區的太陽天頂角平均值。
        中采用數學計算和選取典型值的方法模擬。
        (1)求電波入射角θ0將h=100 km代人式(6)。
        (2)求磁旋頻率fH我國經緯度大致范圍為北緯:22°~55°,東經75°~135°,查100 km處磁旋頻率的世界地圖可得FH的取值范圍為1.2~1.5 MHz。為計算簡便,定義如下:若反射點的緯度位于北緯22°~35°,fH=1.3 MHz;北緯35°~45°,fH=1.4 MHz;北緯45°~55°,fH=1.5 MHz。
        (3)求12個月太陽黑子的流動平均值R12 該值無法計算,可查表求得。
        (4)求太陽天頂角xi某地某時刻的太陽天頂角是指太陽射線(光線)直射到地球經緯度上,再繼續延伸到地心,此延伸線(即太陽直射線)與電臺所在地理經緯度到地心的直線之間的夾角。某地的太陽天頂角的大小和該地的地理位置、季節、時間有關。
        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確定太陽直射線在地球上的經度太陽直射線1天(24 h)經過經度線360°,每小時經過15°,每分鐘經過0.25°,每秒鐘經過0.004 166 667°。太陽直射線投射到東經120°經度面時是我國中午12時0分0秒,計算120°E以西時間由12時減,計算120°E以東時間由12時加;計算 120°E以西的經度由120°E減,計算120°E以東的經度由120°E加。如12時30分,太陽直射位置在:120°-30x0.25°=112. 5°E
        (2)確定太陽直射線在地球上的緯度太陽直射線經過的地球緯度線以1年為周期:由南緯23.5°到北緯23.5°,再回到南緯23.5°。春分和秋分這兩天,太陽直射赤道,緯度為0°。夏至和冬至時太陽分別直射在北回歸線23.5°N和南回歸線23.5°S。太陽直射線經歷緯度范同為0°~23.5°。太陽直射線每天經過的緯度是:23.5/91.25(1個季度的天數)=0.257 534 247°;每小時經過的緯度是:23.5/(91.25x24)=0.01O 730 594°;每分鐘經過的緯度是:23.5/(91.25x24x60)=0.000 178 843°;每秒鐘經過的緯度是:23.5/(91.25x24x60x60)=0.000 002 981°。例如,如果是第2個季度,計算某天某時某分鐘的太陽直射線所在的緯度,要首先計算這一天到春分的天數。假設某年春分為4月3日。計算4月23日 12時30分太陽直射線所在的緯度:

        {[20(天)x24(時)+12(時)]x60(分)+30(分)}x0.000 178 843=5.284 810 65°N
        根據上述計算,可得出4月23日12時30分太陽直射線所在的經緯度是(112.5°E,5.284.810 65°N)。
        (3)確定太陽頂角由式(5)計算出太陽直射位置與電臺所在位置的地球中心夾角即是所求的太陽頂角。
        2.3 多跳地面反射損耗
        在天波多跳傳播模式中,傳播損耗不僅要考慮電波二次進入電離層,還要考慮地面反射的損耗(LR)。考慮圓極化波,地面反射損耗計算式如下;


        式中,RV和RH分別為垂直極化和水平極化的反射系數。RV和RH的表示式分別為:

        式中,εr是復介電常數,σ是地表面導電率,λ是工作波長。
        時,只考慮陸地(εr=4和σ=10-3 S/m)和海面(εr=80和σ=5 S/m)。若為多跳傳播,應將求得的數值乘以(n-1),即多次地面反射損耗的總和值。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门区| 舞钢市| 遂川县| 吉木萨尔县| 姜堰市| 甘谷县| 民权县| 陆丰市| 唐山市| 哈尔滨市| 贵南县| 海伦市| 宝丰县| 太和县| 临桂县| 翁源县| 大邑县| 南川市| 盐津县| 剑川县| 长沙县| 禹城市| 桐乡市| 积石山| 西贡区| 祁阳县| 闵行区| 新竹市| 乐业县| 沧州市| 富裕县| 加查县| 洪湖市| 榆林市| 莱芜市| 聂荣县| 大洼县| 周宁县| 惠东县| 巴东县|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