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短消息技術在路網交通信息發布中的應用

        短消息技術在路網交通信息發布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0-08-10 來源:網絡 收藏


        圖2是短信群發示意圖。由圖2可知,群發則是由短中心向相關特殊標識移動終端群發短信,該短信會駐留終端之中。同時接收終端并不拘泥于某一特定區域,凡是網絡能夠覆蓋到的范圍都可以收到,同時,對于接收終端要求必須是經過認證的終端(比如說付費用戶等)。實現上比小區廣播方式更易實現。
        關于兩種的具體,公益性的一些公共通過小區廣播在本覆蓋區域內反復播發(如果區域較大時,可以設置分區性質的小區廣播中心在本覆蓋區域內本區域的公共信息)。而短信群發方式更多的于各種增值信息服務,由用戶向協調中心定制增值服務,這種增值類型的服務與小區廣播相比具備跨區域性特征(小區廣播用于特定區域內的公共信息,其范圍相對較窄)。

        4 技術的局限性
        盡管有著諸多優勢,技術還是存在著自身的一些不足,具體如下:
        (1)消息長度限制
        由于單條消息的長度不能超過140B,如果信息發布中心返回的應答太長,就需要將其拆分成多個消息段,消息分段使得使用短消息的經濟性下降;此外,用戶在手機上查看分段消息的感覺不舒服。
        (2)存儲轉發機制效率低
        在SMS中,每一條短消息從發送到接收,都要經過SMSC的存儲和轉發,不僅通信效率受到影響,而且還增加了SMSC的處理負荷。
        (3)信息需求高峰時段的線路擁塞
        首先,SMS采用的信令信道的傳輸速率低,如果業務流量過大,整個移動網絡的通信性能將會迅速下降。其次,信令信道的無線容量有限,當業務流量過大時,可能會因為SMSC的處理能力不足以及信道的擁塞影響信息的及時傳送,出現業務失敗、信息丟失的情況。
        (4)信息傳輸時延影響實時性
        短消息的傳輸時延與SMSC的處理能力、短消息的長度和GSM網絡的擁塞程度密切相關。從理論上分析,當用戶沒有進行通話時,發送一條短消息的用時不超過2.6 s;而當用戶正在通話時,發送一條短消息需要最多5.8 s,以上情況均假設發送單條短消息,即長度不超過140 B。
        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出行,及時獲取出行信息是出行者提高出行質量的有效途徑和必然要求。由于用戶主體的規模十分巨大,系統進入穩定運行階段后,用戶訪問量很有可能長期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這就要求移動通信運營商必須采取措施,重點解決信息需求高峰時段的線路擁塞問題,縮短信息的傳輸時延。
        盡管存在著這樣的不足,但是作為一種較新的技術手段,仍不失為信息發布的一個全新選擇,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應該對上述的不足提出較好的解決手段,以提高信息發布的效率。可以預見,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短消息技術也會長足進步,它必將更好地為路網交通信息發布提供更為有效的支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南部县| 宿州市| 龙岩市| 昭通市| 大埔县| 忻州市| 花垣县| 张家口市| 堆龙德庆县| 沾益县| 安国市| 汉寿县| 保靖县| 利津县| 长沙县| 岑溪市| 淮滨县| 荣成市| 黄石市| 台州市| 石家庄市| 正宁县| 师宗县| 榕江县| 龙口市| 镇赉县| 民乐县| 广昌县| 紫云| 蕉岭县| 红桥区| 台江县| 阳城县| 崇义县| 息烽县| 崇礼县| 广灵县| 延吉市| 长汀县|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