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技術概念詳解 作者: 時間:2010-08-10 來源:網絡 加入技術交流群 掃碼加入和技術大咖面對面交流海量資料庫查詢 收藏 1.3.2.2、IMS的主要應用 隨著IMS技術和產品的逐漸成熟,已經有一些運營商開始了IMS的商用,還有一些運營商在進行相關的測試。從目前的商用和測試情況看,移動運營商已經開始商用,而固網運營商還主要處于試驗階段。綜合考慮,IMS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在移動網絡的應用,這類應用是移動運營商為了豐富移動網絡的業務而開展的,主要是在移動網絡的基礎上用IMS來提供PoC、即時消息、視頻共享等多媒體增值業務。應用重點集中在給企業客戶提供IPCENTREX和公眾客戶的VoIP第二線業務。 其次是固定運營商出于網絡演進和業務的需要,通過IMS為企業用戶提供融合的企業的應用(IPCENTREX業務),以及向固定寬帶用戶(例如ADSL用戶)提供VoIP應用。 第三種典型的應用是融合的應用,主要體現在WLAN和3G的融合,以實現語音業務的連續性。在這種方式下,用戶擁有一個WLAN/WCDMA的雙模終端,在WLAN的覆蓋區內,一般優先使用WLAN接入,因為這種方式用戶使用業務的資費更低,數據業務的帶寬更充足。當離開WLAN的覆蓋區后,終端自動切換到WCDMA網絡,從而實現語音在WLAN和WCDMA之間的連續性。目前,這種方案的商用較少,但是許多運營商都在進行測試。 在IMS中全部采用SIP協議,雖然SIP也可以實現最基本的VoIP,但是這種協議在多媒體應用中所展現出來的優勢表明,它天生就是為多媒體業務而生的。由于SIP協議非常靈活,所以IMS還存在許多潛在的業務。 1.3.3、基于IMS的網絡融合問題 隨著通信網絡的發展與演進,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主題,固定和移動的融合(FMC)更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ETSI給FMC下的定義是:“固定移動融合是一種能提供與接入技術無關的網絡能力。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定是物理上的網絡融合,而只關心一個融合的網絡體系結構和相應的標準規范。這些標準可以用來支持固定業務、移動業務以及固定移動混合的業務。固定移動融合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用戶的業務簽約和享用的業務,將從不同的接入點和終端上分離開來,以允許用戶從任何固定或移動的終端上,通過任何兼容的接入點訪問完全相同的業務,包括在漫游時也能獲得相同的業務。”ETSI在給FMC下定義的同時也對固定移動網絡的融合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IMS進一步發揚了軟交換結構中業務與控制分離、控制與承載分離的思想,比軟交換進行了更充分的網絡解聚,網絡結構更加清晰合理。網絡各個層次的不斷解聚是電信網絡發展的總體趨勢。網絡的解聚使得垂直業務模式被打破,有利于業務的發展;另外,不同類型網絡的解聚也為網絡在不同層次上的重新聚合創造了條件。這種重新聚合,就是網絡融合的過程。利用IMS實現對固定接入和移動接入的統一核心控制,主要是IMS具有以下特點。 (1)與接入無關性。雖然3GPPIMS是為移動網絡設計的,TISPANNGN是為固定xDSL寬帶接入設計的,但它們采用的IMS網絡技術卻可以做到與接入無關,因而能確保對FMC的支持。從理論上可以實現不論用戶使用什么設備、在何地接入IMS網絡,都可以使用歸屬地的業務。 (2)統一的業務觸發機制。IMS核心控制部分不實現具體業務,所有的業務包括傳統概念上的補充業務都由業務應用平臺來實現,IMS核心控制只根據初始過濾規則進行業務觸發,這樣消除了核心控制相關功能實體和業務之間的綁定關系,無論固定接入還是移動接入都可以使用IMS中定義的業務觸發機制實現統一觸發。 (3)統一的路由機制。IMS中僅保留了傳統移動網中HLR的概念,而摒棄了VLR的概念,和用戶相關的數據信息只保存在用戶的歸屬地,這樣不僅用戶的認證需要到歸屬地認證,所有和用戶相關的業務也必須經過用戶的歸屬地。 (4)統一用戶數據庫。HSS(歸屬業務服務器)是一個統一的用戶數據庫系統,既可以存儲移動IMS用戶的數據,也可以存儲固定IMS用戶的數據,數據庫本身不再區分固定用戶和移動用戶。特別是業務觸發機制中使用的初始過濾規則,對IMS中所定義的數據庫來講完全是透明數據的概念,屏蔽了固定和移動用戶在業務屬性上的差異。 (5)充分考慮了運營商實際運營的需求,在網絡框架、QoS、安全、計費以及和其他網絡的互通方面都制定了相關規范。 IMS所具有這些特征可以同時為移動用戶和固定用戶所共用,這就為同時支持固定和移動接入提供了技術基礎,使得網絡融合成為可能。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