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飛行器座艙RCS可視化計算方法研究

        飛行器座艙RCS可視化計算方法研究

        作者: 時間:2010-12-25 來源:網絡 收藏

          實際上,分層媒質的反射系數、傳輸系數和吸收系數可表示為

        g13-7.gif (1031 bytes) (8)
        g13-8.gif (826 bytes) (9)
        g13-9.gif (783 bytes) (10)

          2.能量分布調制法[6]
          鑒于雷達波穿過艙罩進入艙內,由艙內散射體散射到艙外空間過程中,至少兩次穿透艙罩結構,利用分層媒質散射矩陣和能量、相位加權,考慮到艙內射線物理過程產生的隨機性,在艙內后向散射的求解中引入了隨機因素.利用隨機因數生成程序+應用程序,從而獲得良好的統計結果.
          假設透過艙罩進入的能量為ε,由于艙內人體、頭盔、座椅以及儀表框架等物體的散射,該能量被隨機地在方位角(φ0,φ0)和俯仰角(θu,θd)范圍內散布.相當于以某一能量分布函數F(θ,φ)對均勻擴散情況下的平均能量進行調制加權,使能量分布與實際情況更逼近.F(θ,φ)可視不同機種的情況,通過分析和測試予以確定.在此種情況下,艙內電磁能量密度的分布可表示為:

        ts13.gif (88 bytes)(θ,φ)=εF(θ,φ)/∫θdθu∫θ0-θ0R2sinθdφdθ
        =εF(θ,φ)/[2R2φ0(cosθu-cosθd)] (11)

        因此,在某方向(θ,φ)上由ts13.gif (88 bytes)引起的值為:

        σ(θ,φ)=lim[4πR2ts13.gif (88 bytes)(θ,φ)/|Ei|2]
        =2πεF(θ,φ)/[φ0(cosθu-cosθd)] (12)

        考慮到雷達波經過艙罩進入艙內,由艙內物體散射回艙外空間的過程中,兩次穿透艙罩結構,勢必產生能量損耗,于是

        ts13.gif (88 bytes)(θ,φ)=εF(θ,φ).β/[2R2φ0(cosθu-cosθd)]
        σ(θ,φ)=2πεF(θ,φ).β/[φ0(cosθu-cosθd)]  (13)

        式中β為衰減因子g13-10.gif (313 bytes),且β正比于艙罩透射系數的平方.式中F(θ,φ)必須滿足

        ∫θdθu∫φd-φ0F(θ,φ)sinθdθdφ=2φ0(cosθu-cosθd) (14)

        由于

        ∫θdθu∫φd-φ0ts13.gif (88 bytes)(θ,φ)R2sinθdθdφ=ε

        g13-11.gif (1362 bytes)

        σ(θ,φ)=4πεβF0(θ,φ)/∫∫F0(θ,φ)sinθdθdφ (15)

          式(15)中F0(θ,φ)的選取應根據統計結果確定.例如,對均勻分布而言F0(θ,φ)=1,而對高斯分布和對數分布情況下,分別為FG0(θ,φ)和FL0(θ,φ):

        g13-12.gif (1875 bytes)

        式中ξ和α為分布參數.在確定F0(θ,φ)之后,式(15)可用來解艙內散射對某給定方向的值σ(θ,φ).艙內結構散射以及艙外金屬面部分構成總的面效應場Esf,棱邊部分則構成總的邊緣散射場Esw.

        四、總散射場
          艙內結構散射以及艙外金屬面部分構成總的面效應場Esf,棱邊部分則構成總的邊緣散射場Esw.其RCS值為

        g13-13.gif (1402 bytes) (16)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偏关县| 阳山县| 玉环县| 揭阳市| 布尔津县| 犍为县| 宣武区| 山西省| 通渭县| 焉耆| 华安县| 长岭县| 大名县| 隆回县| 扎赉特旗| 米泉市| 海门市| 自贡市| 泊头市| 老河口市| 方山县| 安溪县| 墨竹工卡县| 安龙县| 凉城县| 上虞市| 营山县| 兴义市| 英吉沙县| 诏安县| 三门县| 肇东市| 大连市| 平乡县| 石林| 自治县| 潢川县| 武夷山市| 浦江县| 公主岭市|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