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GP2010的移動GPS射頻前端設計

        基于GP2010的移動GPS射頻前端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3-15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1.3 第二級中頻濾波器的
        第二級濾波器串接在二級混頻后的中頻輸出與三級混頻的輸入之間,以達到對二級混頻輸出的中頻信號進行濾波,減小對三級混頻的干擾。由二級混頻輸出差頻信號的特點可知,要求該級濾波器的中心頻率應為35.42MHz,帶寬為±1 MHz。根據(jù)Zarlink半導體公司有關相關資料要求,該濾波器插入損耗1.4~1.8 dB之間,帶寬為2 MHz,同時對帶外信號至少要求20 dB的衰減。第二級中頻濾波器的電路原理圖如圖2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596.htm

        b.JPG

        2 實際電路板
        成功的實物如圖3和圖4所示。該電路扳的接口共有4個,分別為:電源接口、RF輸入接口、中頻輸出接門以及基帶處理器連接接口。各端口描述如下。
        (1)電源接口:外接5 V的直流電壓,經(jīng)LM1117電源模塊輸出給及天線3.3 V的工作電壓。
        (2)RF輸入接口:接前面的有源天線。
        (3)中頻輸出接口:該接口輸出4.309 MHz的模擬中頻信號,其直流偏置電壓約為1.7 V。
        (4)基帶處理器連接接口:該接口有14個管腳,該端口主要輸出量化的數(shù)字中頻信號以及其他控制信號,同時,5.714 MHz的采樣信號也通過該端口進入

        c.JPG

        3 測試結果與分析
        為了定性了解所設計的前端性能,需要對其進行主要指標測試,包括下面幾個部分:一為輸入端口駐波比測試;二為射頻前端變頻能力測試;三為射頻前端整體增益測試;四為射頻前端整體噪聲系數(shù)測試。但是由于實驗室的實驗設備有限,所以只對電路板的前端變頻能力和整體增益進行測試,下面分別給出測試平臺結構及測試結果。
        3.1 射頻前端變頻能力測試
        通過GT-201掃頻儀輸出一個正弦信號,用AT6030D頻譜分析儀測量各級的輸出頻率。由于掃頻儀比較難調出一個精確的1 575.42 MHz的信號,只能調出附近值,本次實驗輸出信號頻率為1 575.25 MHz。射頻信號經(jīng)過第一級混頻器和1 400 MHz的本振信號進行混頻,輸出的第一中頻理論值應為175.25MHz,實際測量值為175.57 MHz,可以看出測量值和理論值基本上差不多。第一中頻信號進入第二級混頻器,本振信號為140MHz,第二中頻理論值應為35.57MHz,實測值也是35.57MHz。第二中頻再進入第三級混頻器,第三級混頻的本振信號為31.11MHz,那么第三中頻輸出的理論值為4.46 MHz,實測為4.42 MHz,各級頻率如表1所示。

        d.JP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绥江县| 靖安县| 西华县| 马鞍山市| 罗源县| 宜宾市| 华宁县| 手机| 东至县| 吴江市| 上思县| 甘孜县| 深圳市| 湘阴县| 涟水县| 射阳县| 平遥县| 丹凤县| 滨州市| 清苑县| 广宁县| 奉贤区| 黑水县| 临海市| 巴里| 新泰市| 科技| 南城县| 保山市| 长春市| 南宁市| 靖州| 清徐县| 昌乐县| 衡山县| 资兴市| 叙永县| 靖西县| 石屏县| 桂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