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網絡無線偵察接收機軟件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網絡無線偵察接收機軟件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作者: 時間:2011-03-16 來源:網絡 收藏

        2.3 信號處理模塊的
        為了了解信號各頻率成分的構成情況,對收到的硬件采集的數據進行功率譜估計。估計方法包括經典功率譜估計和現代功率譜估計方法。系統中使用的主要是經典功率譜估計,其中又包括周期圖法和BT法,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周期圖法計算功率譜的計算步驟:

        其中步驟1)是指取觀測樣本的N個值對其進行N點的傅里葉變換,得到的結果UN(ω),步驟2)中對UN(ω)模的平方是確定信號uN(ω)的能量譜,對能量譜除以持續時間N,其結果是對uN(n)的功率譜估計。
        2.4 模塊的
        模塊是基于TCP/IP協議采用C/S通信模型完成的。在C/S模型中,PC屬于客戶端(Client),而硬件屬于服務器端(Server)。由用戶在界面上設置連接硬件所需要的IP地址和端口號,PC端主動向硬件發起連接。連接建立以后,PC通過以太網接收硬件采集的數據。圖2展示了C/S通信模型的框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586.htm


        實際上,在網絡中傳送的數據都被分割成包(packet)的形式進行傳送。在進行客戶端程序開發的時候,出現“粘包”問題。“粘包”指的是發送方發送的若干個數據包到接收方時都粘在一起。圖3(a)~(d)分別展示PC接收到各種粘包的情況。引起“粘包問題”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個:1)發送端:TCP為了提高傳輸效率,如果發送方發送的數據包很小,TCP不會立即將該數據包發送出去,而是等收集到足夠多的數據,將幾個數據包合成一個包才發送出去;2)客戶端:接收方用戶進程沒有及時處理接收到的數據,即下一包數據到達時前一包數據尚未被用戶進程取走,則下一包數據則放在前一包數據之后。


        為了解決“粘包”問題,Client和Server端約定好發送數據包的格式如圖4所示。

        c++相關文章:c++教程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宁县| 霸州市| 丹江口市| 江阴市| 朝阳市| 长寿区| 泗水县| 南部县| 怀远县| 沙坪坝区| 布尔津县| 贵溪市| 江永县| 长宁县| 汉源县| 五家渠市| 辉南县| 土默特左旗| 谢通门县| 曲松县| 普兰县| 汝州市| 峨眉山市| 漳浦县| 呼伦贝尔市| 衢州市| 曲周县| 宁蒗| 华容县| 江都市| 西乡县| 江山市| 中方县| 大关县| 宁波市| 呈贡县| 富顺县| 镇原县| 乌兰浩特市| 双辽市| 永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