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ZigBee技術的奶牛活動量采集系統設計

        基于ZigBee技術的奶牛活動量采集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3-21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介紹一種的工作原理及實現以無線射頻芯片CC2430為核心,利用無線傳感器網絡,在養殖場組成一個無線網絡。通過該無線網絡定時數據,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以判別奶牛是否處于發情期,該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奶牛;計步器;奶牛發情;;CC2430

        對于奶牛養殖業,及時準確地識別奶牛發情,適時配種,可以提高產犢率和牛奶產量,增加奶牛養殖企業和奶農的經濟效益,因此,及時準確地檢測奶牛的發情,在奶牛養殖業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大多數養牛場還采用人工觀察,依靠經驗判斷進行奶牛發情識別。這種判斷方法經常會造成漏判和錯判,尤其是夜間更難觀察奶牛的發情行為,會時常錯過奶牛發情期,降低經濟效益,并且此種方法不適合大規模奶牛養殖。
        奶牛發情是周期性的,其發情期表現為爬跨、嗅聞、追逐、興奮不安等行為狀態,奶牛的活動量會增加,即奶牛運動的步數增加,發情母牛每小時走動的步數大約比未發情母牛高2~4倍。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種的奶牛活動量系統方案。將新興的短距離、低復雜、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ZigBee無線通信應用于奶牛養殖業,完成對奶牛活動量的準確、穩定和及時的監測,及時判別奶牛是否發情。

        1 系統方案
        本系統應用的環境為奶牛養殖場,對象為奶牛,因此在設計時要考慮幾個方面:如奶牛養殖場的大小,牛舍環境潮濕度、奶牛間的碰撞等。由于這就要求本系統的網絡節點的通信距離要長,無線網絡信號覆蓋范圍依據養殖場的大小可擴展,終端設備可以防水防潮防撞,同時要保證奶牛無論走到哪個位置,都處于無線網絡信號覆蓋下。
        ZigBee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省電、可靠、時延短、安全、網絡容量大的無線通信技術。低功耗是ZigBee技術的優勢,由于工作時間較短、收/發信息功耗低且采用休眠模式,ZigBee節點的電池工作時間可達6個月至2年。同時,ZigBee具有高可靠性、高度擴充性等特性,這些特性可以滿足奶牛養殖場的特殊環境需求。
        本系統主要由奶牛計步器(終端節點)、路由節點、中心節點組成,奶牛活動量采集系統結構圖如圖1所示。其中奶牛計步器戴在奶牛的脖子上完成步數的采集;路由節點布置在牛舍的頂部,將終端節點的數據轉發至中心節點;中心節點放置在牛舍旁邊的監控中心,把接收到的數據通過串口發送至監控PC機分析、顯示、存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566.htm

        a.jpg



        2 系統硬件設計
        本系統的各個節點都采用CC2430作為處理器,CC2430芯片是支持ZigBee協議的片上系統(SoC)CMOS解決方案,該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8051微控制器核,集成符合IEEE802.15.4標準的2.4 GHz的RF無線電收發機,具有32/64/128 kB可編程閃存和8 kB的RAM,優良的無線接收靈敏度和強大的抗干擾性,集成AES安全協處理器,較寬的電壓范圍(2.0~3.6 V),較少的外圍電路等特點。同時CC2430芯片采用0.18μm CMOS工藝生產,工作時電流損耗為27mA;在接收和發射模式下,電流損耗分別低于27 mA或25 mA;在待機模式下電流損耗低于0.6μA,適合運用于低功耗的應用。
        本系統硬件設計包括奶牛計步器、路由節點、中心節點的設計,其中計步器的設計是關鍵。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呈贡县| 勃利县| 衡南县| 老河口市| 都匀市| 彭泽县| 班玛县| 闸北区| 蓝田县| 开鲁县| 金寨县| 纳雍县| 苗栗市| 藁城市| 凉城县| 濮阳市| 吉水县| 开封县| 宜阳县| 广东省| 泰宁县| 张家港市| 大丰市| 天等县| 定陶县| 瑞安市| 阿瓦提县| 新津县| 应城市| 寿阳县| 洪雅县| 呼伦贝尔市| 阿瓦提县| 舞阳县| 安西县| 林甸县| 肥城市| 简阳市| 德格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