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智能封堵器水聲通信系統的設計
此通訊系統分為水上收/發和水下收/發通訊系統兩部分。水上部分由計算機、Modem、收/發濾波放大電路和雙向換能器組成,水下部分由水下雙向換能器、收/發放大濾波電路、水聲/ELF轉換電路和ELF-Modem+單片機控制系統組成。因為信號均為收/發雙向傳遞,所以采用雙向換能器,雙向換能器內部既有發射器又有水聽器,既可發送聲波信號又可接收聲波信號。經過調研和選型,筆者采用的水聲發射換能器是淺海圓柱型壓電陶瓷換能器FSQ-37。
Modem將計算機指令信息調制成換能器工作頻帶上的電信號,此電信號經過功率放大后送給水上雙向換能器發射,經換能器發射后變為聲波信號在水中傳輸,水下雙向換能器接收到聲波信號后再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由于信號在水中傳輸的過程中會有所衰減,并伴隨著一些干擾,所以這個轉換后的電信號必須經過放大濾波后再經水聲/ELF轉換電路轉換成ELF電磁波信號發射,ELF電磁波信號可穿透泥土、海水和管壁被管道內的ELF-Modem+單片機控制系統所接收,經ELF-Modem解調后變成邏輯電平指令送給單片機,單片機將收到的指令解析后控制封堵器完成各種動作,這樣就完成了一次信號的單向傳輸。
此外,封堵器在執行指令過程中,其上的傳感器將檢測到的信號傳送給單片機,管道內的單片機將這些溫度、壓力和封堵器狀態等數據送回海上的計算機進行監測和計算,這樣計算機就可以了解封堵器的運行情況,并根據反饋信號隨時調整控制指令。這個信息的傳送過程是先由單片機將邏輯電信號送給ELF-Modem,經ELF-Modem調制后變為ELF電磁波穿過管壁,被水聲/ELF轉換電路接收后轉換為換能器工作頻帶上的電信號,此電信號再經過功率放大后送給水下雙向換能器,發射器發射的聲波信號由下至上在水中傳輸,到達水上后被水上的換能器接收并變為電信號,經過放大送給Modem解調后再送給計算機,完成由海底到海面的單方向傳輸。為實現全雙工的傳輸,水聲和ELF通訊都分別使用雙信道進行通訊,即收/發采用不同的信道。
水聲通訊的關鍵在于實現基于Modem的水聲調制解調技術,以便可靠地收/發數據。在通訊系統方案確定之后,進行水試試驗找到最佳發射、接收頻率作為水下通信傳輸的載波頻率。水上PC機的人機交互程序和串行通信程序采用Visual Basic 6.0編寫。采用FSK方式傳送數字信息控制載波的頻率,將數字信息調制到水聲換能器的工作頻帶上,推動水聲換能器把電能轉化為聲波發射出去。
2 通信試驗線路的搭建
考慮到自制一個Modem不僅要重新設計和調試電路,而且還要編寫復雜的通訊協議,因此通訊所用的Modem為TP-LINK的TM-EC5658V外置式Modem,這種Modem技術成熟,編程方便,編寫計算機到Modem之間的通訊程序,可利用Ⅶ中的MSComm控件來實現。又由于這種Modem的通訊協議是開放式的,因此即使是用單片機也可較容易地編寫單片機至Modem之間的通訊程序。雖然使用成品的Modem給編程帶來了方便,但是由于成品的Modem的工作載頻在300~3400Hz,一般采用FSK調制方法時,用特殊的音頻范圍來區別發送數據和接收數據。如調頻Modem發送和接收數據的二進制邏輯信號被指定的專用頻率是:發送時信號邏輯0的頻率為1070Hz,信號邏輯1的頻率為1270Hz,接收時信號邏輯0的頻率為2025Hz,信號邏輯1的頻率為2225Hz。這樣的調制頻率與換能器的工作頻帶相差較遠,本文所選用的FSQ-37換能器的頻帶寬度在20~46kHz之間,很明顯,從Modem出來的載波信號不能直接送給換能器,必須經過變頻后轉換到換能器的工作頻帶,再經過放大濾波后送給換能器轉換為聲波信號進行發射。因此在Modem和濾波放大電路之間還要設計一個變頻器用來轉換Modem和換能器的發射頻率。考慮到以上因素后海上部分的通訊鏈路的搭建如圖4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476.ht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