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協作通信系統的中繼選擇方案的研究

        基于協作通信系統的中繼選擇方案的研究

        作者: 時間:2011-05-20 來源:網絡 收藏

        3 仿真結果
        為了說明所提出的ARSS的性能,我們比較了ARSS與直接傳輸模式(direct)、解碼轉發模式(SDF)以及所有中繼參與放大轉發模式(AAF)的中斷概率、吞吐量,以及在滿足一定中斷概率下,的平均中繼節點數。其中中斷概率Pout為:
        q.JPG
        圖2給出了中繼節點數目N=3的不同中繼的中斷概率。仿真中設S到D,S到Ri,Ri到D的信道統計特性滿足零均值,方差r.JPG。“direct”表示的是D和S之間的直接傳輸模式,不需要中繼節點的。“AAF”表示所有的中繼節點都參與放大轉發過程。“SDF”表示解碼轉發,只有解碼成功的中繼節點轉發數據??梢钥闯鯝RSS的中斷概率明顯要比其他中繼方案的中斷概率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290.htm

        s.JPG


        圖3給出了中繼節點數目N=3的不同中繼選擇方案的平均吞吐量,仿真條件同圖2。直傳方式由于不需要中繼,所以吞吐量較其他有中繼節點的方式高。ARSS隨著SNR的增加越來越趨近于直傳方案,吞吐量遠遠超出了AAF和SDF。

        t.JPG


        圖4給出了中繼節點數目N=3的不同中繼選擇方案選擇的平均中繼節點個數。仿真條件同圖2。直傳方式由于不采用中繼,所以平均中繼個數為0。AAF方式的所有中繼節點都參與協作,當N=3時,平均中繼個數為3。SDF方式下,在SNR較低時,中繼節點可能不能成功解碼源節點S的數據,所以不參與協作;在SNR較高時,中繼節點成功解碼S數據的概率變高,參與協作的中繼節點變多。ARSS與SDF正好相反,在SNR較低時,為了保證質量,需要多節點參與協作;SNR高時,中繼節點參與協作的概率變低。

        4 總結
        本文提出了一種自適應的中繼選擇方案。首先目的節點根據直傳鏈路信道狀況決定是否需要中繼轉發;其次中繼節點根據第一跳鏈路的信道狀況,自適應地選擇其轉發協議;最后目的節點根據第二跳鏈路的信道狀況進行中繼節點的選擇,從而在保證目的節點成功解碼的基礎上,減少所選的中繼節點的個數。仿真結果表明,與其他中繼選擇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案有效地降低了的中斷概率,最小化了中繼節點選擇的數目,同時提高了平均吞吐量。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河南省| 丰原市| 仁寿县| 兴宁市| 西贡区| 泸定县| 突泉县| 渝中区| 瓦房店市| 克拉玛依市| 夏津县| 宜宾市| 北辰区| 兴化市| 皋兰县| 和平县| 渝北区| 三亚市| 宁南县| 古丈县| 高安市| 连城县| 宁都县| 芮城县| 车致| 九寨沟县| 铜鼓县| 静宁县| 新津县| 河西区| 商南县| 宝山区| 金昌市| 兰西县| 阳信县| 绥阳县| 奇台县| 金坛市| 濉溪县|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