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ARM的Ad Hoc網絡平臺的實現

        基于ARM的Ad Hoc網絡平臺的實現

        作者: 時間:2011-08-29 來源:網絡 收藏
        測試和結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828.htm

          為簡單起見,本測試使用兩個筆記本和一個平臺組建成 網絡,如圖4所示,A節點IP為10.0.1.1,B節點IP為10.0.1.2,C節點IP為10.0.1.3(經測試將平臺做通信端,A或C做中繼,網絡同樣可以正常運行)。

          

          圖4 測試拓撲示意圖

          為了簡單地C節點不在A節點一跳范圍內,可以使用iptables過濾。

          在A節點執行:

          iptables –A INPUT –p ALL –m mac –mac-source C.mac –j DROP

          在C節點執行:

          iptables –A INPUT –p ALL –m mac –mac-source A.mac –j DROP

          以上的C.mac、A.mac是C和A的實際mac地址,這樣A節點拒絕C發給它的數據包,C節點也拒絕A發給它的數據包,保證二者一跳不可達。

          在C節點ping -R 10.0.1.1,鏈路不通,說明過濾成功,B沒有進行數據包轉發。

          在各節點上運行AODV后,在C節點ping -R 10.0.1.1,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測試結果

          可見,B正確地進行了數據包轉發,AODV協議正常運行,平臺成功運行。

          在A節點執行lftp 10.0.1.3,并下載普通文件。這樣數據包由中間的ARM平臺B轉發,下載完成后,查看C節點的日志文件/var/log/vsftpd.log,發現上傳和下載的速率基本相同,有將近700kBps的速率,達到5.4Mbps的速率。粗略估算聚合物電池供電能使ARM平臺穩定運行8小時。

          通過以上測試,搭建一個 網絡的ARM平臺的目標已經達到。通過對有多個ARM平臺的 網絡進行測試,發現當某節點感知無線信號很弱時,無線網卡的essid存在自動變化的情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太和县| 闽侯县| 修文县| 宁晋县| 双鸭山市| 那坡县| 嵊泗县| 丹巴县| 甘泉县| 横山县| 沁源县| 新河县| 阿合奇县| 米林县| 剑阁县| 江山市| 河北区| 陆河县| 遂昌县| 榆林市| 漳浦县| 剑河县| 寻乌县| 曲周县| 仁怀市| 兴安盟| 商城县| 海原县| 右玉县| 宁都县| 常宁市| 大安市| 宝山区| 洪泽县| 仙游县| 濮阳县| 保靖县| 汝州市| 京山县|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