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無線通信技術的數據記錄系統
3.2.1 藍牙模塊設計
藍牙模塊采用BTM0604C2P。它內嵌藍牙芯片BlueCore4-Ext,兼容藍牙2.0+EDR規范,最高支持3 Mbps的數據速率,外置天線,有效距離為10 m,具有標準的UART接口。
DSP與藍牙模塊之間通過HCI協議層建立連接。HCI(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主機控制器接口)協議,為DSP提供了一個訪問藍牙模塊內部基帶控制器和鏈路管理器的命令接口,可以獲取藍牙芯片的配置參數。
本設計中,DSP和藍牙模塊之間采用UART方式進行通信。DSP使用的控制信號除了異步串行通信收發信號SCIRXD和SCITXD外,還有4個控制信號,分別與藍牙模塊的LNK、CLR、RTS和CTS引腳相連。其中,LNK腳用于指示藍牙主機和從機連接是否建立,地面設備PC機為藍牙主機,DSP作為藍牙從機;CLR腳用于切換藍牙模塊的工作模式,包括參數設置模式和數據傳輸模式;RTS和CTS腳為“請求發送”和“清除發送”引腳,用于實現DSP和藍牙模塊之間的對話,使數據正常傳輸。
藍牙模塊的SLEEP引腳,既可以使藍牙模塊在休眠和喚醒狀態間切換,也可以用于清除藍牙模塊內嵌芯片記憶的配對主機地址。這些功能的實現由按鍵控制,通過區別按鍵的時長加以區分所需實現的功能。藍牙模塊的復位信號RESET輸入低電平脈沖時有效,而且要求脈沖寬度大于5 ms。
3.2.2 紅外模塊設計
紅外模塊采用HP公司的紅外收發器芯片HSDL_1001和紅外編解碼器芯片HSDL_7001,二者均遵循IrDA 1.O協議。紅外信號的收發使用PWM方案,采用RZI編碼調制解調,調制脈沖寬度為3/16位,調制頻率為38 kHz。由于硬件接口的限制,嵌入式系統中紅外通信的速率為9 600~ll5200 bps。紅外數據的傳輸以幀為基本單位,傳輸過程中采用1 6位的CRC碼進行數據校驗。
系統采用Maxim公司的芯片MAX3110作為DSP的SPI接口和HSDL_7001的UART接口之間的轉換芯片。MAX3110和HSDL_7001均使用外部無緣晶體振蕩電路供電,所用的晶振大小分別為1.843 2 MHz和3.686 4 MHz。需要下載的數據,首先經過紅外編解碼器編碼,再通過紅外收發器上集成的發光二極管以紅外光信號的形式向PC機發送。
4 系統軟件設計
系統的功能時序流程如圖5所示。DSP部分程序用C語言編寫,結合硬件電路對數據采集、數據傳輸進行處理和控制。主要的中斷應用有
ARlNC429信號采集中斷和紅外通信請求中斷。系統的工作流程以時序控制流程為主線。系統初始化之后,進行任務選擇與執行。若特定的I/O口置1,則進入數據存儲程序,采集數據并存至CF卡;若I/O口置O,則進入數據下載程序,等待主設備的連接請求,鑒權并建立相應的連接,讀取CF卡數據,并通過無線通信模塊向主設備發送。

結語
該系統利用DSP與FPGA協同控制方式實現數據的采集和存儲,利用紅外和藍牙模塊實現數據的無線下載;用紅外和藍牙代替有線線纜和插拔存儲卡等傳統數據下載方式,操作方便,避免了傳統方式可能造成的機械故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