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低功耗RF設備通信距離的設計
1、增加發送器(Pt)輸出功率可以增加通信距離,通信距離與輸出功率的平方根有關。例如,CC2590 可提供14dBm 功率,電流消耗為25mA,這樣可為系統帶來15.25dB 的改善,CC2591 可提供22dBm, 可以為系統帶來23.25dB 的改善,但是電流消耗高達112mA。
2、通信距離也與輸入靈敏度(Pr)的平方根有關,所以可以增加輸入靈敏度來增加通信距離。典型的外部LNA 消耗約2-4mA 的電流。因此,如果能獲得滿意的性能,在不考慮FCC/ETSI 規定的情況下,相比外部PA,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優勢。
對于發射功率要求超過-1.25dBm 的系統而言,FCC 要求使用跳頻方案來滿足規范[1]。這種方案為處理器密集型,實施起來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對于真正的低功耗無線系統來說,使用其他方法增加通信距離可能更好一些。
為了*估提高接收靈敏度的可能性,我們使用了CC1101(一款工作在915MHz 的低功耗無線收發器)來進行實驗。我們之所以選擇這款器件是因為它工作在我們此處討論的兩個頻帶以下。
優化接收靈敏度的方法
接收機的接收靈敏度值受接收機鏈中許多構件的影響。請參見圖1 所示的低功耗無線接收機的典型架構。如果忽略線纜和匹配損耗,接收機中便只剩下四個子系統:內部LNA、降頻混頻器、模數轉換器(ADC)和探測器。
式中,F=總系統噪聲系數,Fn=每個子系統的噪聲系數,Gn=每個子系統的增益(損耗)。
在給定每個子系統的噪聲數(Fn)和增益(Gn)情況下,式2 代表接收級的級聯噪聲系數。請注意, 首個子系統的噪聲系數為總噪聲系數的主要組成部分。如果首個子系統表現為高增益,則系統其余部分的噪聲系數就變得沒有意義。這是因為,每個后續系統的噪聲系數均被前一子系統的增益整除了。
通過測量某個系統給定比特率下的誤碼率(BER)性能,已知接收機(RX)濾波帶寬以后,那么就可以求解系統噪聲系數。CC1101和CC2500收發器的結果約為18dB。相比高級的外部LNA[3]其并非為最佳結果,但它比其它一些低功耗無線收發器更有競爭力。
在此實驗中,我們使用英飛凌BGB707L7 LNA添加到工作頻率為915MHz的CC1101無線電器件。CC1101無線電器件針對使用了9.6kHz頻率偏移FSK調制的38.4kbps低數據速率進行配置。外部LNA具有低于1dB的噪聲系數和20dB的增益,同時消耗2.5mA的電流[3]。極低噪聲系數和高增益的組合是此類尋求高接收靈敏度應用的理想選擇。
圖2顯示了近15dB的接收靈敏度改善,這一改善是在CC1101收發器前面使用英飛凌BGB707L7 LNA時獲得的。這些結果可移植到許多TI器件,其中包括CC2500和其他TI低功耗RF SoC器件(例如:CC2430和CC2530)。
圖2:有/無外部LNA的低功耗無線接收機的誤包率對比。本例中實現了15dB的增益改善。
本例中,通過使用CC2590添加一個外部LNA或增加一個外部PA得到了相同的鏈路裕量增益,即15dB。因此,將性能提高和功耗之間作對比就變得較為容易了。值得一提的是,CC2590要消耗25mA的電流才能增加15dB的鏈路裕量,而LNA僅消耗2.5mA的電流。因此,在增加更多輸出功率之前,給系統添加一個性能不錯的LNA是大有好處的。
本文小結
根據本實驗,在增加輸出功率以前,添加一個低噪聲放大器有助于優化接收機靈敏度,這是因為1)在增加相同通信距離的情況下,其具有更低的功耗;2)由于不需要任何跳頻方案[1],其降低了發送器的復雜性。
在后續的文章中,我將討論多路徑衰減
的影響以及在這些環境下獲得可靠無線鏈路的一些常用方法。
電子血壓計相關文章:電子血壓計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