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互操作性測試研究――BGP4+測試

        互操作性測試研究――BGP4+測試

        作者: 時間:2011-12-07 來源:網絡 收藏

        就是檢測在不同廠商生產的設備之間能否實現正確的通信交互的方法。由于+[1]是下一代互聯網中重要的域間路由協議,因此對它展開互對于驗證下一代互聯網絡產品在真實網絡環境中的互連互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路由設備與軟件開發商在對產品進行調試、驗證和改進等方面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互測試對于產品的推廣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國內外有許多機構在從事互操作性測試的工作,例如:日本的TAHI計劃研發了IPv6協議的互操作性測試系統。德國的JOIN(Join Open InterNetworks)工程,建立了互操作性測試實驗網絡。美國New Hampshire大學的IOL(Interoperability Lab)專門成立IPv6小組進行IPv6相關協議的測試工作,在其網站上可以免費下載到用于測試+、OSPFv3、RIPng等路由協議的互操作測試套件。國內的清華大學、中科院計算所、中國科技大學、蘭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高校也成立了IPv6實驗室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在互操作性測試例的生成算法研究方面,國內外有許多相關的文獻,例如,參考文獻[2]中提出了一種生成互操作性測試例的算法,但是這種算法的缺陷是只能處理兩個內部消息交互的情況;參考文獻[3]中研究了在互操作性測試生成過程中如何避免狀態爆炸的問題;參考文獻[4]中提出了一種基于有向圖的測試序列生成算法可以滿足互操作性測試的最小完全覆蓋準則。但目前關于互操作性測試工具的開發研究方面的文獻并不多見。
        1 +協議與BGP4的不同
         隨著下一代互聯網絡協議IPv6的部署,原來只能支持IPv4的邊界網關協議BGP4已經不能滿足實際的應用需要,為了使BGP4能夠支持IPv6,IETF組織修訂完成了RFC2858(Multiprotocol Extentions for BGP4)。在BGP4+中,IETF定義了一個特殊屬性——MP-BGP(Multi-Protocol BGP)來攜帶IPv6的路由信息,使得BGP4+既可以運行在IPv4網絡上也可以運行在IPv6網絡上。
         在BGP4協議的消息屬性中有三部分與IPv4的信息相關,分別是:NEXT-HOP、NLRI和AGGREGATOR屬性。假設任何BGP發言者都有一個IPv4地址,那么要使BGP4能夠支持多網絡層協議的路由只需要加入兩個功能把特定的網絡層協議分別與NEXT-HOP和NLRI關聯起來。因此,IETF在修訂后的BGP4+中增加了MP_REACH_NLRI(Multiprotocol Reachable NLRI)屬性和MP_UNREACH_NLRI(Multiprotocol Unreachable NLRI)屬性。這兩個屬性是可選非傳遞的,不支持多協議擴展的BGP發言者可以忽略這兩個屬性中攜帶的信息并且不轉發這些信息。MP_REACH_NLRI屬性詳細定義了所使用的網絡層協議的類型、下一跳長度和地址、子網接入點信息和NLRI信息。如果在UPDATE消息中使用了MP_REACH_NLRI屬性,就不需要原來的IPv4的NEXI-HOP屬性了。而MP_UNREACH_NLRI屬性相對簡單得多,如果在UPDATE消息中使用了MP_UNREACH_NLRI屬性就不需要攜帶其他的路徑屬性了。RFC1771規定UPDATE消息中必須包含強制屬性,否則就發送NOTIFICATION消息,但是RFC2858中增加的這兩個屬性無形中改變了這一規定。BGP4+中還增加了對這兩個新屬性的錯誤處理,而且還采用了BGP能力通告協議[5],該協議定義了BGP4+的OPEN消息的可選屬性中可以采用BGP能力通告,用來決定在BGP連接建立時是否與對等體使用多協議擴展傳遞路由信息,否則將無法獲知其他對等體是否能支持這一擴展。如果雙方都支持這一擴展,它們轉發的UPDATE消息就可以攜帶IPv6網絡層可達信息。BGP4+的這種擴展機制是向后兼容的,支持這種擴展的路由器能夠與不支持這種擴展的路由器完全交互。
        2 測試體系結構
         在對BGP4+進行互操作性測試的過程中選用的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在該互操作性測試體系結構中,IUT(被測實現)A 和IUT B分別代表了兩個進行互操作的產品實現;網絡協議分析儀由裝有Ethereal協議分析軟件的PC機來代替,它可以捕獲在IUT A和IUT B之間傳遞的內部消息,并對捕獲的信息進行觀察和分析,但是不能對這些消息進行更改,這樣可有效地減少外界環境對被測系統的干預,并能體現IUT A和IUT B之間能否進行互操作的真實情況;測試器A和測試器B是抽象意義上的互操作性測試工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449.htm

        3 測試BGP4+
        3.1 BGP4+的形式化定義

         圖2是完整的BGP4+互連行為有限狀態機,可以看到,在BGP4+對等體完全建立連接之前要經歷的狀態包括:Idle、Connect、Active、OpenSent、OpenConfirm和Established。

         在BGP4+的有限狀態機中,導致狀態變遷發生的是BGP的輸入輸出事件,RFC4271中規定的輸入輸出事件包括Administrative事件、Timer事件、TCP連接事件和BGP消息事件,其中每類事件又包括必選事件和可選事件,具體事件如表1所示。

        3.2 測試例的生成與應用
         在對BGP4+進行互操作性測試的研究中,首先通過有限狀態機對其進行形式化描述,然后運用了參考文獻[6]中提出的測試例生成算法來生成測試例,其算法思想如下:
         
         (8)全局終態gs_n=(2,b);
         (9)得到互操作測試套:Tr?椎=(1,a)-V/((nil,uin),(U, nil))(2,b)。
         以圖3的BGP4+消息交換實例來說明測試例(Idle,Active)---start-a/{(nil,Open),(nil,Open),(nil,KeepAlive),(nil,NotiFMsg),(close,nil)}→(Idle,Idle)的生成方法。在BGP4+的有限狀態機中,初始IUT A和IUT B的狀態分別是Idle和Active,即gs_i=(Idle,Active)、gs_i.Si=Idle、gs_i.Sj=Active。WΦ⇔{(nil,Open)},TrΦ=nil。經過多次Call interaction_sequence函數的調用,使得兩個被測實現IUT A和IUT B經過變遷start-a/{(nil,Open)、(nil,Open)、(nil,KeepAlive)、(nil,NotiFMsg)、(close,nil)}最終到達gs_n=(Idle,Idle)狀態。運用這個方法自動生成了10個BGP4+互操作測試例。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測試 BGP4 研究 操作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长垣县| 乌拉特前旗| 苍南县| 岱山县| 福清市| 宜昌市| 平谷区| 资中县| 东港市| 滕州市| 嵩明县| 云林县| 邵武市| 烟台市| 汝州市| 惠安县| 宝鸡市| 米脂县| 永德县| 台江县| 都匀市| 平江县| 石台县| 和林格尔县| 怀安县| 汉源县| 成武县| 鄂托克旗| 游戏| 错那县| 德惠市| 临洮县| 鄂伦春自治旗| 凤山市| 庆安县| 临武县| 宕昌县| 台北市| 双辽市|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