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IPTV接入網絡新技術
接入網絡作為直接面對用戶的第一段網絡,由于用戶數眾多、接入方式復雜和安全性要求高等特點,因此在支持IPTV業務時,除了在帶寬上需要進行大幅提升滿足視頻業務的需求外,對多邊緣架構、業務分離技術、多種增強組播控制技術以及QoS相關技術的支持,將是能否較好地承載IPTV業務的關鍵。
多邊緣模式支持IPTV業務
適合多業務發展的多邊緣模式能更好地支持IPTV業務對網絡的需求。在多邊緣模式下,高速上網業務由一個IP邊緣接入、BRAS控制;IPTV業務通過另外的IP邊緣指向中間件平臺;VoIP業務等其他業務通過另外的IP邊緣指向軟交換或相關的平臺;組播復制和用戶控制在DSLAM完成;高速上網業務采用PPPoE認證,充分保護現網投資;IPTV/NGN業務網絡層認證通過DHCPOption82完成。由多條ATMPVC或多個EthernetVLAN分別承載不同的業務,即在接入層從邏輯上對業務進行區分承載。目前,歐洲運營商以及部分國內運營商已經在部署該種業務模式的網絡上承載IPTV業務。多邊緣是一種基于多業務承載的網絡架構,能夠平滑升級承載各類業務,以保護現有投資。
接入網中的業務分離技術
在多邊緣架構下,如何在接入網完成對用戶各種業務數據的分離,對接入設備DSLAM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接入設備中有多PVC和單PVC兩種方案。(1)多PVC方案。此方案中,接入設備DSLAM的每個端口應支持多PVC方式。不同用戶終端發送的untag數據業務流分別采用不同的PVC承載;應支持PVC到VLAN的映射,不同PVC的業務流被分別映射到不同的業務VLAN。(2)單PVC方案。在該方案中,接入設備DSLAM應支持每個DSL端口采用單PVC(或無PVC的包接口)承載不同的業務;DSLAM根據報文的以太網類型將PPPoE和IPoE報文映射到不同的業務VLAN。相比之下,多PVC方案較為成熟,并且目前設備支持情況較好。用不同PVC承載不同業務,在QoS保證、業務管理和業務監控等方面有優勢。
組播控制技術
IP組播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單點發送多點接收、多點發送多點接收的問題,實現了IP網絡中點到多點的高效數據傳送,能夠有效地節約網絡帶寬、降低網絡負載。基本的IGMP Snooping/proxy功能可以解決組播報文二層泛濫的問題,而在IPTV業務環境下,跨VLAN組播技術、增強型組播控制技術、預覽功能和呼叫詳單等,都能有效地實現對用戶組播業務的管理。(1)跨VLAN組播技術。標準IGMP Snooping功能只提供同一VLAN內的組播功能,而目前大多數運營商采用端口劃分802.1qVLAN的方式進行用戶的隔離與定位,因此在實施組播的時候,用戶通常是處于不同VLAN之中的,如果這時候還采用標準IGMP Snooping,會導致每個VLAN內部都要建立一條組播流,最終無法達到節省網絡帶寬的效果。采用跨VLAN組播技術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2)組播接入控制。IGMP本身沒有對用戶是否能加入某個組播組進行控制的辦法,而由于組播數據流是在接入節點進行復制的,因此在接入節點對用戶是否允許獲得某個組播視頻流的控制,在視頻數據的安全性、保障運營商利益、防止非法用戶等方面顯得尤為重要。(3)用戶呼叫詳單功能。用戶呼叫詳單是IPTV業務運營必不可少的功能。DSLAM應能對用戶點播行為及相關信息進行詳細記錄,并與IPTV業務平臺的數據同步。用戶呼叫詳單為業務計費、收視統計和用戶行為分析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設備性能和QoS技術
為滿足用戶對視頻業務畫面質量及快速獲取信息的需求,通常需要接入網絡達到每用戶端口2Mbit/s以上的帶寬需求、無阻塞轉發以及對用戶加入請求做出毫秒級的快速響應。在多業務、多PVC方案下,至少達到每端口具有4個以上的PVC。接入層至少能支持1k以上的組播流同時復制。在QoS業務質量保障方面,要求接入網絡設備具備DiffSev能力,支持802.1p優先級標簽的識別和映射,支持每端口4個優先級隊列以及數據流的監管和整形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