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構建自動化設計方案
對于多網共存的狀況,比如Verizon的CDMA和LTE,在LTE側將來要支持到CDMA的鄰區檢測,但CDMA側,可以仍然使用手工配置。如果將來CDMA和LTE部署密度都很大,關系復雜,手工配置很難精確,還是要依賴ANR,但意味著CDMA需要做相應改造。
3.移動穩定性優化(MRO),移動負載均衡(MLB)
對于移動網來說,無線覆蓋質量是網優的重中之重。無線覆蓋不好,弱覆蓋或者覆蓋空洞,會造成接入困難或者掉話。但即便覆蓋沒有問題,也會由于小區間的切換門限不合理造成話務不穩定甚至掉話。切換門限不合理會表現為:乒乓切換、過早切換、過晚切換和切換到錯誤小區等。
乒乓切換是指移動終端反復在兩個小區間切換。乒乓切換和終端移動速度、路徑和無線信號分布有關,這種情況應更多地從覆蓋優化出發。如果終端移動速度不快甚至不動,但仍發生快速乒乓切換,那么基本是由于兩個小區設置對方小區的切換門限都過低所致。研究結果表明,如果來回切換的頻率高于2秒一次,由于每次切換會造成50ms的業務數據中斷,對于話音等實時性要求高的業務影響是很明顯的。反之,頻率低于2秒一次的可以認為是正常切換,對業務影響不明顯。乒乓切換一般來說不是嚴重的問題,但卻是經常存在的,因此優化的優先級應該較高。
乒乓切換只是由于雙向門限都不合理,導致切出后再回切,但每次切換完成后終端與小區的連接都沒有問題。相比而言,過早、過晚、切換到錯誤小區是由于切換門限不合理,使得終端切換時機不對,發生切換動作或者完成切換時與源小區或者目標小區的無線連接中斷,但由于其他相關小區覆蓋質量良好,并沒有覆蓋空洞,終端很快完成無線連接重建。但這個過程的時間間隔可能是秒級的,因此仍有可能帶來掉話等嚴重故障。
過早、過晚切換是由于目標小區切換門限過低和過高所致。對應過早和過晚臨界切換門限之間的區間就是合理的移動性優化范圍。頻內的負載均衡也可以通過調整切換門限值來引導用戶和負荷由高負荷小區遷移至低負荷小區,很顯然可調的門限區間就是移動性優化允許的范圍。這個范圍對應相鄰小區的重覆蓋面積,在LTE中理論上大概相當于正常小區面積的15%,可操作的價值不是很大。愛立信更傾向于異頻或者異系統的負荷均衡方案,增益比較明顯。如下圖,一個終端從左至右移動,M1、M2分別是接收到eNB1和eNB2的信號強度曲線,兩條曲線相交點對應的地理位置處終端接收到的信號強度相同,對cell1到cell2的切換,下面的虛線對應過早切換臨界,上面的虛線對應過晚切換臨界,兩線與M2相交點對應合理切換門限區間,也是頻內負載均衡MLB的可調范圍。
4.小區退服檢測和補償(COC)
無線小區退服是嚴重的網絡故障,輕則影響用戶的在線、接入等使用感受,重則中斷所有服務,甚至失去與網管的聯系。中國、日本等國家,自然災害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防災減災是電信運營的難點和重點。災難發生以后如何快速有效地判斷問題所在并實施補救是急需研究的課題。SON提出了自愈的概念,來研制小區退服相關的偵測和補救手段。
退服檢測就是要及時感知小區退服的發生和趨勢。對于快速退服,可以檢測X2連接的心跳,來判斷相鄰小區是否活著。對于慢速退服,需要通過觀察小區性能指標,比如流量變化,參考歷史數據,判斷是否出現異常情況,從而產生告警通知OSS采取補救措施。
一旦出現退服,OSS會協調問題基站周邊基站的扇區來補償退服的無線覆蓋。如下圖,參與補償的基站會調整下行發射功率、天線傾角等來補償退服區域,甚至調低上行信號接收門限變相地擴大該扇區覆蓋以接入更多退服區域的終端。當然,由于扇區的調整,會造成鄰區關系變化、切換邊界變化、干擾增加,這些就需要OSS提供的其他功能ANR、MRO、ICIC來聯合優化。
此外,混合組網也是解決退服的有效手段,某類網絡的用戶可以遷移到其他網絡上,多層網絡可以互為保護。
展望
SON顯然已經為網絡構建自動化提供了大量的可用方案,但由于多數方案涉及范圍廣泛,需要協調和布局終端、網元、網管各個環節,才能有效地推動整體方案的落實。不僅廠商,運營商也應該成為技術革新的重要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