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NET的地域通信網網絡仿真研究
2.2.1 進程模型設計
如圖3所示為ATM呼叫控制進程模型流程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726.htm
模塊初始化結束后,進行相應的配置。之后進入空閑狀態并等待接收各類信息。對接收到的信息類型進行判斷并執行相應的操作。
若收到應用層發來的連接建立請求,則將此請求信息轉送給AAL模塊以通知其有新連接;若收到AAL模塊發來的連接指示,則將此信息轉送給應用層模塊進行處理;若有連接信息,則建立連接;若收到應用層發來的釋放連接請求,則將此請求信息轉送給AAL模塊;若收到AAL模塊發來的釋放連接指示,則將此信息轉送給應用層模塊處理;若收到釋放連接信息,則釋放當前連接;若收到永久虛通道配置請求,則配置永久虛通道。每條信息處理完成后都恢復到空閑狀態。當仿真結束后,本模塊的操作也相應結束。
2.2.2 進程模型實現
基于OPNET網絡仿真軟件對各進程模塊進行實現,采用有限狀態自動機表示以支持規范、協議、應用、算法以及排隊策略。采用圖形化的狀態和狀態轉移條件來定義事件的邏輯。
下面對ATM呼叫控制進程模塊進行實現,給出其狀態轉移圖,如圖4所示。
ATM呼叫控制模塊提供了數據面和控制面之間的訪問接口。本模塊的主要狀態有:初始化狀態、配置狀態、獲取ATM狀態信息、空閑狀態、連接建立請求狀態、連接建立指示狀態、永久虛通道配置請求狀態、連接狀態、數據傳輸狀態、連接釋放請求狀態、連接釋放指示狀態、連接釋放狀態等。
3 仿真應用
3.1 網絡仿真模型實例
在OPNET網絡仿真環境下搭建一個骨干網絡為四節點五鏈路的網絡結構仿真模型,如圖5所示。
此模型中有5類節點:中心交換機、本地交換機、話音業務終端、數據業務終端和移動干擾節點。
中心交換機節點間采用無線通信,每對收發信機采用不同的通信頻率,即每個中心交換機與其他不同中心交換機之間通信所采用的收發信機頻率不同。
本地交換機節點之間、本地交換機與終端之間采用有線通信。本地交換機的配置與中心交換機配置基本相同,只是其所有端口均為有線。
數據業務終端類型為ATM工作站和服務器。ATM服務器支持所有的應用層模型。ATM工作站的特色是應用層程序需經由IP層與ATM層通信,而不能直接與ATM層通信。所有從工作站發出的具有相同目的地址的數據經由同一條ATM鏈路發往服務器,而不管這些數據是否來自同一應用程序。
話音業務終端類型為普通客戶端節點。其特征是應用層與ATM層直接連接,而不須經由IP層。普通客戶端節點模型為每個應用層任務建立了一個獨立的ATM連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