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WLAN抗干擾分析

        WLAN抗干擾分析

        作者: 時間:2012-06-08 來源:網絡 收藏

        一個沒有經過仔細設計、部署和維護的網絡,其整體性能將會大打折扣,因此發現和解決干擾一直是伴隨發展的任務之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691.htm

        今天,WLAN已經不再僅僅是最初的一種簡便的網絡接入方式,企業的許多重要應用,諸如語音、視頻、定位等服務都逐漸部署到無線網絡上。即便是普通的網絡訪問,用戶也是希望帶寬越高越好。隨著應用的增加,無線干擾問題對網絡服務的質量影響日顯突出

        一、 無線干擾的分類和來源

        無線干擾按照類型可劃分為WLAN干擾和非WLAN干擾。WLAN干擾是指干擾源發送的RF信號也符合802.11標準,除此之外都是非WLAN干擾。對WLAN干擾,可進一步按照頻率范圍分為同頻干擾和鄰頻干擾。按照來源劃分,可分為WLAN網絡自身的互干擾和網絡外的干擾

        1. WLAN網絡自身的同頻干擾

        同頻干擾是指兩個工作在相同頻率上的WLAN設備之間的相互干擾。WLAN工作ISM(Industry, Science and Medicine)頻段,包括2.4G和5G兩個頻段。對某些國家或地區來說,僅有2.4G頻段可用。在2.4G頻段上,互不干擾的頻段十分有限,通常只有1、6、11信道(如圖1所示)。

        因此,對一個大的WLAN網絡來說,尤其是高密度部署的網絡,同一信道常常需要被不同AP使用。而這些AP之間存在著重復區域時,就存在互相干擾問題。圖2是一幅學生公寓的AP部署信道排列圖,由于墻壁隔離度差,不僅同一層樓的同信道AP之間可見,上下樓層之間的同信道AP也存在互相干擾的情況。

        同頻AP之間如果可見,以802.11為基礎的WLAN,空口是所有設備的公共傳輸媒介,兩個AP之間將根據CSMA/CA原則,進行互相退避,這勢必會大大降低性能,兩個AP的總性能將不會超過一個信道的性能。

        如果同頻AP之間不可見但覆蓋區域有交集,則對處于交集區域的Client而言可能會形成隱藏節點或暴露節點問題(如圖3所示)。

        隱藏節點和暴露節點會產生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報文發送時需要退避或不斷重傳;其二是由于報文重傳時會降低報文發送的物理速率,導致同一AP的影響范圍擴大,也使得報文發送占用更多的空口時長,沖突幾率加大,引起更多的重傳。

        2.鄰頻干擾

        根據802.11標準,RF信號發送時其頻譜寬度有一定的要求。以2.4G為例,信號的頻譜掩碼如圖4所示:

        其發射頻寬為22MHz,在距離中心頻率11MHz之外時,要求衰減超過30dB。對任何WLAN發射機來說,在發射頻寬之外,信號也不可能馬上降低為0,而是逐漸衰減。如果兩個中心頻率不同的WLAN設備之間的發射頻寬有重疊的部分,就會產生相互影響,形成了鄰頻干擾。即使對不重疊的相鄰信道(如2.4G的1、6 信道,11a的161、162信道),如果兩個設備之間距離過近且發送功率比較大,也會產生影響。

        對一個WLAN網絡來說,鄰頻干擾包括自身的鄰頻干擾和來自鄰居網絡的鄰頻干擾。WLAN網絡應首先避免自身的鄰頻干擾,所有設備建議部署在不重疊的信道上,并且設備之間避免過近。對5G來說,相鄰設備最好部署為不相鄰的信道,完全避免相鄰信道之間可能產生的干擾。

        3.來自WLAN網絡外部的干擾

        來自WLAN網絡外部的干擾也分為WLAN干擾和非WLAN干擾。WLAN干擾主要包括Rogue設備、鄰居WLAN網絡、Ad hoc網絡等。WLAN工作在ISM頻段,除了WLAN設備外,還有許多非WLAN設備也工作在該頻段,如微波爐、無繩電話、藍牙設備、無線攝像機、戶外微波鏈路、無線游戲控制器、Zigbee、WiMax等等。非WLAN干擾源會干擾WLAN信號,導致WLAN信號無法被正確接收。還有一些非ISM頻段上的設備會在ISM頻段上產生射頻信號泄露,當臨近距離很近的情況下,會對WLAN設備形成干擾。如3G基站,當和WLAN共存于一個機架,或者共用室內饋路系統時。

        總的來說,一個WLAN網絡,影響它的干擾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網絡自身的干擾

        自身的同頻干擾

        自身的鄰頻干擾

        來自外部的干擾

        二、無線干擾的檢測

        大型的WLAN網絡一般采用瘦AP架構。對無線干擾的檢測和消減既可以利用提供接入服務的AP來掃描,也可以通過專門的設備組成的網絡來進行,甚至還可以配合專門的手持RF設備來進行干擾定位。后兩者屬于頻譜的范圍。手持RF設備的定位,一般適用于小的網絡或小范圍的精確定位。而大的網絡,一般需要部署專門的網絡來監控。這種專門的網絡,其設備一般是處于Monitor狀態的AP,或者是專門的Sensor。這些設備會將從空口監控到的數據發給服務器,進行、保存和處理。

        專門的檢測網絡和提供接入的網絡之間有兩種協作方式,其一是相互獨立方式,即檢測網絡的設備和接入網絡的設備是由不同控制器管理的,二者無任何交互;另一種是集成方式,即檢測網絡的設備和接入網絡的設備是由相同的控制器管理的,檢測網絡的服務器也能處理來自接入網絡的AP的監控數據。集成方式的網絡相比較獨立方式的網絡來說,具有能夠統一管理、充分利用接入網絡的資源、檢測和定位方便等特點。

        無線干擾的檢測實際就是持續地監視空口信號。當空口信號能量超過一定值后,就進行FFT變換,并進一步輸出給WLAN接收機和各種識別器(Classifier),前者判斷干擾是否為WLAN信號,并進一步分析MAC信息,后者判斷非WLAN干擾源的類型(如圖5所示)。

        三、無線干擾的避免和消減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分析 抗干擾 WLAN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隆德县| 奉新县| 天峨县| 昌宁县| 阿城市| 五指山市| 塔河县| 巨野县| 石渠县| 天气| 商都县| 商水县| 新蔡县| 岱山县| 济源市| 建德市| 厦门市| 翼城县| 沙河市| 富川| 新竹市| 永福县| 寻乌县| 鄂尔多斯市| 平顺县| 都江堰市| 嘉鱼县| 玛沁县| 鹿邑县| 洛浦县| 淅川县| 哈巴河县| 富宁县| 盖州市| 东安县| 毕节市| 和静县| 中阳县| 邯郸市|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