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
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為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建設與發展,滿足全球應用需求,我國啟動實施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努力探索和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導航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365.htm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用少量衛星利用地球同步靜止軌道來完成試驗任務,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積累技術經驗、培養人才,研制一些地面應用基礎設施設備等,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目前,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汶川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步,到2012年,計劃發射10多顆衛星,建成覆蓋亞太區域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定位、導航和授時以及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
2011年12月27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試運行服務。試運行服務期間主要性能服務區為東經84度到160度,南緯55度到北緯55度之間的大部分區域;位置精度可達平面25米、高程30米;測速精度達到每秒0.4米;授時精度達50納秒。前期系統測試和試驗評估表明,中國已經具備25米左右的定位服務精度。到2012年底,系統基本建成后將提供正式運行服務,服務精度會達到10米左右。
第三步,2020年左右,建成由5顆靜止軌道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網而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二號將為中國及周邊地區的軍民用戶提供陸、海、空導航定位服務,促進衛星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功能的應用,為航天用戶提供定位和軌道測定手段,滿足導航定位信息交換的需要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