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高速交通干線覆蓋解決方案
無線資源管理算法和參數對TD-SCDMA系統高速移動的性能有很大影響,為了使系統更好的支持高速移動環境,減小高速移動狀態下的同步和切換的影響,需要對RRM算法與參數進行精心設計和優化。
4.1 小區重選策略
在高速移動環境下,如果在服務小區的邊緣不能很快重選到目標小區的話,此時服務小區信號強度比較差,容易引起脫網或者起呼失敗。因此,優化的解決方案應該是降低小區重選定時器取值并減少服務小區重選滯后量的取值。
4.2 切換策略
在高速移動環境下,除了需要優化設計切換帶的大小和合理配置鄰小區,切換算法要盡量采用簡單的基于1G或2A的導頻強度算法,保證最大限度地減小切換過程中的各種時延,提高切換速度。
切換帶的大小是通過切換算法參數來控制的,在時速250-400km/h移動環境下,充分考慮各種時延因素,應通過參數的優化將切換帶控制在500-700m左右。
合理配置鄰小區主要考慮高速移動環境下切換關系的簡化,可以考慮為高速移動場景設置專網小區,專網小區只建立內部獨立和清晰的切換路徑,外部大網小區不與專網小區做切換關系,通過組網方案盡量擴大單小區的覆蓋范圍,減少切換率。
4.3 頻率配置策略
高速移動場景的頻率規劃需要綜合考慮周邊的環境,需要與周邊協同進行頻率規劃。在頻率資源、設備支持條件下,高速移動專網沿線與周圍大網系統盡量采取異頻組網。在頻率資源緊張情況下,至少應保證與周圍大網系統有切換關系的小區主載頻異頻。
4.4 LAC區規劃策略
高速移動環境下應對整個高速線路進行統一規劃,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將高速移動線路劃分為一個專門的LAC區,如需要進行LAC區更新,LAC更新區域最好選在線路慢速移動的區域,如高鐵車站或高速公路收費站,這樣可以有效減少高速線路內部LAC區更新。
4.5 RRM其它相關算法的優化策略
SDCA方法選擇:采用固定排序方法,鄰小區優先級順序設置為不同的順序,減小小區間干擾。
CAC方法選擇:采用基于碼道+功率的接入控制方法,保證用戶接入后的服務質量。
LCC方法選擇:采用基于功率的擁塞監測準則。小區擁塞之后采取降速率等方法,使小區很快恢復正常。
PS方法選擇:建議不開啟PS算法。
RLS方法選擇:根據用戶鏈路質量(上行、下行),對用戶鏈路進行調整。調整策略可以設置為時隙調整、載波調整、降 速率。這樣可以改善用戶鏈路質量,減小對其他用戶的干擾。
5.1高速移動場景特征分析
高速交通干線網絡覆蓋的特點是容量需求不高,呈帶狀結構,屬于典型的覆蓋受限系統,話務量需求較低,但是對連續覆蓋的要求比較高。圖4和表1表示了目前典型高速交通干線場景和特征。

圖4:高速移動場景示意圖
高速公路場景 高速鐵路場景
移動速度80~160KM/H 移動速度在200~350KM/H,磁懸浮等特殊場景超過400KM/H
高速公路用戶密度低,用戶相對分散 高速鐵路用戶分布在列車車廂
考慮不同季節樹木的影響 考慮不同季節樹木的影響
傳播播環境較好 傳播播環境較好
重點以解決覆蓋為目標 重點以解決覆蓋為目標
穿透損耗主要考慮行使汽車的穿透, 穿透損耗主要考慮列車車廂穿透,
相對較小 相對較大
5.2高速移動環境覆蓋策略分析
為了合理設計和控制系統切換率和用戶的切換頻率,一般采用大站距、高掛高、高增益窄波束的定向天線。另外,對高速交通干線的覆蓋,可根據道路周圍有無村莊分布分為兩種情況考慮。第一種是對于有村莊分布的交通干道,應一并考慮村莊覆蓋,即在對村莊采用宏基站進行連續覆蓋的同時也考慮對道路的覆蓋,僅對部分覆蓋盲區采用微基站或直放站進行補盲;第二種是對于沒有村莊分布的交通干道,則需要單獨考慮,一般選擇宏基站或微基站以定向兩扇區的方式對高速交通干線進行覆蓋,使基站天線方向與高速交通干線的走向一致,以實現良好的覆蓋效果,并建議盡量采用如圖5所示的異頻組網方式,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頻譜資源,又能有效控制和降低小區間干擾,提高切換性能,降低網絡運維成本。
5.3天線解決方案
為了使先進的智能天線EBB算法在高速移動等各種覆蓋場景下發揮最好性能,獲得最大賦形增益,天線解決方案應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1.天線安裝的相對高度相對較高,一般天線掛高為40-60米;
2.使用15-18dBi窄波瓣的高增益天線,獲得較好的無線覆蓋;
3.天線的主瓣沿高速線路方向形成覆蓋;
4.一般不使用下傾或只采用小角度下傾;
5.可采用S1/1實現扇區覆蓋;
6.通過BBU+RRU的方式使同一個站點的不同天線,甚至不同發射點的天線隸屬于相同的小區,在保證覆蓋的同時,減少越區切換/重選次數;
7.對于超過250km/h以上的高速列車場景,如磁懸浮列車,智能天線作用不明顯,可考慮采用高增益的雙極化天線。
5.4高速移動環境設備解決方案
根據TD-SCDMA系統目前的設備情況,可以采用微基站、宏基站、直放站和RRU做節點信源,站間距在5-10公里,也可以根據覆蓋環境和可用資源的情況,采用微基站+直放站、宏基站+直放站和RRU+直放站等組合方式實現不同需求的組網覆蓋,提高組網的靈活性,降低建網成本。圖5是采用拉遠技術對高速功率的覆蓋解決方案,其特點是:
1.大容量拉遠型宏基站作信源
2.RRS光纖拉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