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00G高速以太網測試解決方案
標簽:以太網 并行通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211.htm隨著40/100G高速以太網標準IEEE 802.3ba的標準最終確定,網絡設備廠商在40/100G方面開始推出產品,運營商也開始評估高速網絡的未來發展方向。40/100G和10G以太網相比較,主要是在光電接口和物理層方面有區別。大部分交換機設備廠商率先支持的是40G以太網,而大部分路由和核心設備廠商率先支持的是100G以太網。如何更好地理解40/100G對于網絡的影響,需要有相應的測試解決方案。
2 100G BASE-R實現
一條40/100G鏈路通過復用多條通道(Lane)來實現,通常分為若干個25G通道或者10G通道。發送端通常把40/100G的流分成4個或者10G 并行通道,在接收端把并行通道的碼流再重組成40/100G 流。 與傳統的以太網物理接口一樣,40/100G接口也分為PCS,PMA和PMD子層。PCS子層把編碼數據分發到多個邏輯的通道上,這些邏輯通道就稱為虛通道(Virtual Lane)。 標準沒有對邏輯通道如何靜態映射到物理通道上做規定,一個或者多個虛通道可以被承載到一個物理通道上,可能存在通道交換。 圖1 顯示了100G接口可能的通道映射關系,其中括號中的值表示一個子層的進出通道數。PCS子層包括20個虛擬通道,在PMA和PMD子層,根據不同的實現通道數會發生變化,比如100GBASE-R4;在PCS子層,包含20個虛擬通道;在PMA子層為10個;在PMD子層為4個通道。

圖1 100G BASE-R實現
3 40/100G測試
雖然40/100G以太網仍然是更“快”的以太網,但是在很多方面改變了傳統以太網特性,對測試提出了挑戰。
(1)L2~L7層
對于高層應用來說,40/100G接口要求設備中的組件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工作。比如,一臺路由器需要對進來的數據包剝離低層協議頭,排隊,進行路由表查詢,然后轉發到相應的出口隊列。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完成分類、監管、優先級調度、整形等工作。另外,路由器還要完成路由信息更新,組播路由樹的創建,MPLS 標簽信息交換,統計,告警,日志,防火墻和安全功能等。一臺具有100G接口的路由器,需要以10倍于當前速度的能力完成上述功能。而且在上述功能中,理想情況下不能出現丟包、過大的抖動、亂序等性能問題。
測試40/100G系統,首先要驗證線速情況下的的轉發性能, 其次需要驗證負載下的功能、性能、擴展性、進行數據和協議平面的集成測試。 另外,需要從用戶體驗角度對系統承載的真實業務的質量進行評估。
(2)物理層
物理層的測試最關鍵的問題是消除誤碼。在不同的子層,有不同的測試重點。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PMD)。PMD層的測試需要一些硬件測試工具,如示波器。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PMA)。PMA層的測試,需要測試儀表發送各種bit Pattern,如偽隨機碼序列(PRBS),經過系統后檢測錯誤,如誤碼率,Pattern 同步問題等。Loopback測試也是PMA層測試的重要內容。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PCS)。PCS層的測試主要集中在通道交換(Lane Swap)和通道偏差(Lane Skew)測試。測試系統通過交換通道,來驗證被測設備能否檢測到通道交換并補償。在偏差測試中,測試系統在發送端口產生一定的偏差,在接收端口,統計經過被測系統補償以后的偏差值。IEEE對能補償的偏差范圍做了定義。偏差測試就是驗證系統能否支持這個范圍內的補償,或者測試系統和標準多大程度上的匹配。
(3)測試系統本身的挑戰
40/100G系統性能測試,除了比特速率的變化以外,性能的衡量指標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如丟包率、時延、抖動、順序/亂序等指標。現有的測試系統能否在40/100G性能下繼續提供準確的統計值。在這里測試儀表的時鐘測量精度起了關鍵的作用。
為了測試時延、抖動、幀的順序性等信息,測試儀表會在發送的每個數據幀中插入一個簽名字段(Signature),包含發送時間戳、序號等信息。當測試儀表的接收端口收到數據幀時,提取出簽名字段中的發送時間戳,然后和接收時間進行比較,就可以計算出時延、抖動等指標。在40/100G測試中,能夠準確提供時延、抖動等指標,測量精度至關重要。
傳統的測試儀表,以測試10G及以下的系統為主,典型的測量精度為20ns。但是20ns的測量精度對于40/100G系統來說是不夠的。傳輸一個64字節的以太網幀,線路上需要傳送672bits,計算公式:(64字節+8字節前導碼+12字節幀間隔)×8=672bits。在10G線路上傳輸一個64字節的數據幀,需要67.2ns,20ns的測量精度足夠了,可以為發送的每一個幀標識出惟一的發送時間戳。
對于40G線路來說,傳送一個64字節的以太網幀,需要16.8ns,有可能在一個Clock Tick中間出現兩個幀,在這種場景下,時延和抖動測量就出現不準確。
而在100G線路上,這個問題就更加突出。在100G線路上,傳送一個64字節的以太網幀,只需要6.72ns,每個時間戳Clock Tick包含3個幀,在這種情況下,測試儀表完全不能準確的標識出每個幀的發送時間。提供這些關鍵的統計量,要求測試儀表的測量精度要小于在線路上傳送一個64字節幀的時間。
在多機框測試,或者異地測試中,要求機框之間的時鐘必須準確同步。
4 Sprient TestCenter 40/100G測試系統
Spirent TestCenterHyperMetrics 40/100G以太網模塊為網絡設備制造商和服務商提供了集成OSI L1~L7 的測試解決方案。HyperMetrics 40/100G以太網模塊可應用于以下目的:
(1)服務商和IP系統廠商可利用線速率轉發性能分析,驗證路由和MPLS服務是否能夠擴展到100G以太網核心和邊緣接口上。
(2)數據中心交換機廠商可利用納秒級精度的時延測量能力,對用于互聯服務器和存儲系統的新型40G以太網交換結構進行基準測試。
(3)光傳輸廠商可以生成并分析OTN,OTU-3 40G和OTU-4 100G傳輸網絡中客戶端接口上的線速率流量,測量第2~3層性能和第1層PRBS和通道偏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