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射頻識別技術在門禁系統領域的應用淺談

        射頻識別技術在門禁系統領域的應用淺談

        作者: 時間:2012-11-07 來源:網絡 收藏
        1.5車感線圈

        車感線圈選用PBD232地感環形線圈式檢測器。該檢測器是一種基于電磁感應原理的車輛檢測器,它的傳感器是一個埋在路面下并通有一定工作電流的環形線圈(一般為2m×l。5m)。當車輛通過環形地埋線圈或停在環形地埋線圈上肘,車輛自身鐵質切割磁通線,引起線圈回路電感量的變化,檢測器通過檢測該電感變化量就可以檢測出車輛的存在。該檢測器的響應時間為lOOms,它的各項性能特點能夠保證系統準確、快速地檢測到車輛到來,并通過數字I/O卡輸出信號給計算機,啟動讀寫器工作。

        2系統軟件設計

        軟件系統主要包括閱讀器的信號處理和系統管理兩個部分。信號處理模塊軟件開發采用C語言,系統管理部分軟件采用VisualC++(VC)編程,數據庫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

        2.1系統工作流程

        的基本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系統首先進行初始化,閱讀器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發送詢問信號,由接口模塊發射出去。當電子標簽進人閱讀器的微波查詢信號覆蓋區域時,電子標簽(應答器)接收到詢問信號后將自身的信息反向發送給閱讀器,閱讀器信號處理模塊接收到序列號后,進行車輛。首先進行防碰撞處理建立通信通道,然后對該數據信息進行解碼,解碼后將信息送到數據庫進行校驗。如果校驗正確,發送信號給控制系統;如果有錯,則提供聲光報警。在此過程中,若管理系統沒有發送結束命令,則結束一個過程后,又開始下一個循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3733.htm

          2.2管理軟件設計

        該系統運行于Pc機上。Pc機上的程序通過采集串口數據,對接收到的數據按照通信協議進行校驗。若校驗錯誤,則要求“信號處理模塊”重發數據;若校驗正確,則提取車輛標簽信息中的車牌號,與數據庫中的車輛信息進行對比。若提取的車牌號在數據庫中存在,則傳送信息給“控制系統”,由控制系統負責對閘門(門禁)系統的操作,同時在程序界面顯示當前通行的車輛的基本信息;若提取的車牌號在數據庫中不存在,則向管理人員提示報警。

        數據庫是系統的核心部分,主要設置3種基本表格存放信息。各表及字段定義為:車輛與車主基本信息表:車主名稱、車主身份證、車主單位、車卡ID號、車牌號碼、車型、車品牌、車身顏色等;車輛通行記錄表(時空信息):車卡ID號,通過日期時間、通行次數等;系統運行情況記錄表:故障編碼、故障時間。

        3系統功能

        3.1遠距離:由于識別距離可達10m,且系統的信號穿透能力強,因而持卡的業主車輛可以較快的速度進出,而駕駛員不必停車、搖下車窗、伸出手臂接近讀卡機等操作,大大提高通行效率。臨時車輛進出由管理員提供臨時ID卡。

        3.2雙卡確認:本系統實行駕駛員攜帶一張卡,此卡可用于門禁進出,車上安裝一張卡,系統同時識別到二張卡的信號才給予放行,達到雙保險功能。

        3.3系統自動記錄通過的時間地點:持卡人員進出時,計算機都會自動記載通行記錄,并且無法刪除記錄,便于對進出小區的車輛、人員進行查詢、統計及各種報表的生成,從而杜絕了失誤、偽造和作弊現象。

        3.4臨時車輛自動計費:臨時車輛讀卡后根據入場時間與收費標準自動計算費用,特殊車輛進出由管理員提供免費停車卡,免費停車卡進行了特殊設置,無法假冒。

        總之,識別,可以實現持有效電子標簽的車不停車,方便通行又節約時間,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對小區或停車場的車輛出入進行實時的監控,準確驗證出人車輛和車主身份,維護區域治安,使小區或停車場的安防管理更加人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长治市| 无为县| 枣强县| 张家港市| 剑川县| 阿荣旗| 广宗县| 分宜县| 海伦市| 和顺县| 太白县| 苍梧县| 岳阳县| 务川| 巴中市| 临海市| 临高县| 鸡东县| 治县。| 凤阳县| 双流县| 肃宁县| 海安县| 秭归县| 布拖县| 建昌县| 临邑县| 陕西省| 深水埗区| 定陶县| 诏安县| 济南市| 邵武市| 肇源县| 大宁县| 从江县| 扶沟县| 姜堰市| 沙湾县|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