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485的多機通信方案探究
3 軟件協議
3.1 協議格式
Modbus協議按功能可以劃分為:地址碼、功能碼、數據碼、CRC校驗碼。而在RTU方式下,采用CRC循環冗余校驗,具體格式如圖3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3643.htm
Modbus協議長度根據用戶需求自己設定,地址碼標識終端地址,即和網關節點通信的從機地址。功能碼則是主機告訴從機要執行什么功能。數據碼長度由用戶自己確定,最后根據前3個功能字段,生成兩個字節的CRC校驗碼,用來驗證前面的字段是否存在傳輸錯誤。
3.2 CRC生成算法
CRC算法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的適合片內RAM非常有限的MCU,而動態的適合RAM空間相對比較寬裕的MCU。CRC校驗碼生成步驟如下:
①初始化寄存器內容為0xffff。
②提取第一個字節數據和寄存器內容相異或。
③檢測最低有效位(LSB),如果LSB為1,寄存器單獨和預置值異或;如果LSB為0,則不進行任何操作,然后將結果向LSB方向移動,最高有效位以0填充。
④重復第③步8次,直到最后一位(第8位)完成。
⑤提取下一個8位字節,重復步驟③、④的操作,等待所有字段都執行完,最終寄存器中的值就是所求的CRC校驗碼。
上述步驟中,如果預置值在整個過程中不變,則為靜態的CRC校驗;在動態的CRC校驗中,存在一個動態表,預置值每次都根據動態表變化,所以準確性更高,而動態表要開辟一個較大的空間來存儲。所以,根據MCU的RAM大小決定使用動態校驗還是靜態校驗。算法結束后,寄存器中存人的就是前N個字節的CRC校驗碼,運用該算法,不需要事先知道協議的整體長度,最后都同樣生成兩個字節長度的校驗碼,故可移植性好、通用性強。
3.3 自動地址識別模式通信
自動地址識別模式是RS-485經典模式,通過設置Cortex-M054的狀態寄存器,可使UART工作在此模式下。節點在接收到地址字節時,判斷地址字節數據是否與UA_ALT_CSR[ADDR_MATCH]值相匹配,如果匹配,表示網關節點要與此終端通信,故接收下面網關節點發送的所有數據字節。同時,地址字節和數據字節都會被存入UART的FIFO中,否則忽略所有字節,既不產生中斷,也不存入FIFO,直到匹配。
串口通信中由起始位、數據位、奇偶校驗位、停止位4部分組成。當奇偶校驗位為0時,表示傳輸的是數據字節;當它為1時,表示傳輸的是地址字節。Cortex—M054的UA_ALT_CSR是一個32位的寄存器,其ADDR_MATCH用8位來表示,故自動地址識別模式最大從機數只支持256個節點。它的優點是:由于RS-485所有從機掛載在一根總線上,故網關節點發送數據時,只有地址與自己匹配的節點才會響應,其他節點可以正常執行自己原先的任務而不被打擾,系統整體效率高。缺點是從機只能被主機輪詢時才能發送信息,不能主動和主機通信;一個總線上只能掛載256個節點。
3.4 普通模式通信
普通模式可以配置為接收所有數據,也可以選擇性地忽略數據,直到接收到地址字節。為了更加靈活地利用協議通信,將其設置為接收所有數據,即只要網關節點向總線發送數據,那么總線上的所有節點都會收到數據,再根據協議解析內容執行相應的動作,接地流程圖如圖4所示。
Cortex—M054內部有4 KB的Data Flash給用戶存儲數據,故將節點的地址存入Flash中。當系統上電復位后,先從Flash中讀出節點的地址,存入全局變量address中。當收到數據包之后,進行CRC校驗,如果正確就接收,再根據協議解析地址地段,其值與address比較,以此判定此包是否屬于自己。
自動地址識別模式是由芯片自動篩選地址,而此處需要軟件判斷。因此,地址長度可以由用戶自己設定。
數字通信相關文章:數字通信原理
通信相關文章:通信原理
評論